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五新一好”的农村建设新篇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3日 09:23 中国经济时报

  ——江西省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经验调查

  “新农村建设”不仅成为今年“两会”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举措。2004年9月,江西省赣州市就提出了“五新一好”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开展以“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专家学者通过对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实地调查研究后认为: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的经验,最关键的在于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提出了系统的工作内容、采取了科学有效的措施。赣州的新农村建设经验,值得各地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借鉴与学习。

  “五新一好”谋新篇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建设内容。赣州市提出的“五新一好”,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推进农民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又注重推进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抓住了“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涵盖了农村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以村镇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镇——赣州市将规划建设新村镇作为“五新一好”的首要工作来抓。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把村镇规划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建设中严格限制每户占地面积,破旧房拆除后所占土地尽量复耕,既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又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赣州市以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有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传统农业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根据赣州实际情况发展果业、生猪、蔬菜、花卉苗木等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各种生态农业模式。

  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赣州通过建立以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民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了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以农业产业化为动力,组建新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重要组织形式。赣州市要求每个县市、区、乡镇的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都建立起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比较完整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先导,塑造新风貌——赣州积极开展“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 工作,大力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同时通过广泛开展“文明信用户”和“和睦好家庭”创评活动,实施“留守孩关爱工程”,大力倡导移风易俗,着力在农村形成健康、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

  以“三民”活动为基础,创建好班子——赣州以乡镇创建“亲民、为民、富民”好班子活动为基础,结合农村保持共产

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基层领导班子中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能力建设。全面实施乡镇领导干部农业知识技能“过关”制度,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科学规划开好局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应该先从群众积极性最高、受益最直接的地方入手,力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开局,为后继的建设奠定基础。

  以村镇规划和建设作为启动新农村建设的龙头——赣州市政府将村镇规划摆到了重要位置,千方百计地加快规划编制步伐。调集规划设计部门、大专院校专业人员及大学生等参与编制规划,开展多种形式的规划指导和技术服务。

  在编制村镇规划的基础上,赣州市探索总结出了五种村庄改造建设模式,即:“空心房”整治型、村庄整治改造型、整体拆旧建新型、社区新村型、自然生态农庄型,涌现了一批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生态优美、富有特色的新村庄,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以“三清三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启动点——赣州市政府通过全面开展“三清”,有效整治了农村环境。在“三清”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三改”,并大力开展了沿国道、省道的文明路创建,实现点线面的结合,形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群落,使新农村建设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不断扩大。

  发展生产绘蓝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一中心内容,创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以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赣州市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据各地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道路,建立了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在投入、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环节能发挥调控功能的政府管理、协调、指导机构。积极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等生态农业模式,并将这种生态模式与“三改”、新村镇规划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农民知识化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智力支撑——为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力资源的需要,赣州在市里建立了若干个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每一个县建立了一个职业技能培育基地和与当地主导产业相结合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组织了一批科技专家到全市巡回授课。赣州进行的“农民知识化工程”有力地配合了其农业产业化建设推进。

  以新经济组织作为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组织保障——赣州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地政府通过抓好示范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推动全市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向大规模、强带动、高辐射的方向发展。通过新经济组织的建设,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分散了市场风险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冲击。

  资源整合创新路

  处于欠发达中部地区的赣州,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的资金和其他资源很有限,但是通过资源整合,赣州很好地调和了建设和投入间的矛盾。

  建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整合组织资源——赣州在市、县、乡,建立了三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总揽整个建设工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为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副组长一般为分管党建、组织、农业、意识形态和规划建设的领导,组成成员是市县直综合部门的负责人。

  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切实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促使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及乡镇干部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具体的组织实施,调动了市直各单位积极履职,主动融入到新农村建设工作大局中。

  捆绑使用支农资金,整合资金资源——赣州市对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统筹安排、集约投放。比如,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把农业、水利、交通、

能源等专项奖金相对集中捆绑使用。各级财政设立了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建立了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包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筹资机制,广辟资奖金渠道。同时赣州改变政府过去的资金拨付方法,通过实物补助的形式,引导和激励农民投资、投劳建设家园,使得政府投入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动员全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和重要资源。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自愿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专项对口支持活动和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捐赠活动和志愿者行动,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

  “农民主体”谱新曲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的主要建设者和收益者。能否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维护农民的长远利益。

  注重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赣州市各级政府注重宣传工作,把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整个过程。

  赣州市在广大农村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宣传发动,使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较快形成了浓厚的工作氛围。摄制了通俗易懂的新农村建设专题片在全市乡村巡回播放;组织了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春暖红土地”节目巡回演出;编印了《新农村建设读本》免费发放到各乡村。各县(市、区)纷纷组织广大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宣传,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走村串户开展宣讲。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有效地教育组织起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

  在建设中尊重农民意愿、注意维护农民长远利益——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赣州十分注重尊重农民意愿,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是维护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言权。在进行村镇规划时,吸收村民代表参与。

  二是实现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决策权。将各地政府定点改为“自主申报、动态管理”,由农民群众自己决定是否申报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或决定改造项目。

  三是建立农民群众民主理事权。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

  四是建立鼓励农民出资投劳机制。创新政府的资金项目支持办法,实行以奖代补、实物补助,并与农户自主完成的工作量挂钩。

  纵深推进解新题

  赣州的新农村建设只是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必然会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加快农村各项配套改革、建立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顺利推进。在当地调研后,专家认为,赣州市应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支撑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民信用贷款机制、探索农产品抵押贷款机制和办法,并探索通过发展农业保险与之相配套的工作思路,有效解决农民资金短缺和贷款难的问题,帮助农民兴业致富。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人才支持体系。在培训更多的新型农民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抓好“一村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中专生”工作。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或担任乡村干部。

  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推广和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全市统一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结合全市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使农民及时了解全省及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行情,指导农业生产。也让外界能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我市农产品产销信息。

  四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农村特困家庭和失地农民为重点,逐步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结合“空心房”拆除,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制度。整合资源,整合政府预算、社会捐助、福利彩票的部分公益金等资金,成立社会救助中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江西赣州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