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近四成报废车流向市场 业内人士自曝黑色产业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 12:0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专电(记者何丰伦、杨成军、王民)从向城郊和农村转移的“报废私家车”,到套牌租赁的“报废出租车”,从小城镇开发趋之若鹜的“报废工程车”,到屡禁不止的报废车拼装黑市……新华社记者近日对我国报废车现状进行追踪采访时发现,大量报废车“重获新生”的背后,折射出目前我国报废车监管混乱的现状。

  近四成报废车流向市场“变脸大法”五花八门

  记者从沈阳市交管部门了解到,目前汽车报废的标准是9座(含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15年;旅游载客汽车和9座以上非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到了使用年限后,国家对车辆不会强制报废,但会增加车辆检测次数。另外,如果没有达到国家报废标准,但发动机或者底盘严重损坏,经检验不符合国家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或者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也会被列入报废车之列。

  然而,在这一明文规定下,大批报废车辆通过种种手段流向市场,“变脸大法”是报废车屡屡奏效的关键。包括报废车伪装直接入市,报废车非法拆改,以出售翻新配件、拼装车形式入市交易等等。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秘书长高延莉介绍,发达国家一般以汽车保有量乘以7%,计算出当年汽车应报废量;我国计算标准略低于发达国家,以汽车保有量乘以6%得出当年应报废汽车量。按照这一计算方式和当年实际报废汽车数量对比,2005年我国报废汽车的流失率近40%。而这些流失的报废车辆或整车出售、或被拆零拼装成整车出售,实在不能再重新装配使用的零部件才作为废钢铁回收。

  已形成销售、营运、租赁“一条龙”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记者在广西、辽宁、河北等地追踪采访时发现,不少地方的报废车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销售、营运、租赁“一条龙”产业链。这条产业链的最大特点就是钻主管部门监管的空子,通过异地销售、跨省区套牌、长途租赁等方式牟取高额利润。

  --分散收购,统一拼装,“确保质量”。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和凌海市交界的南双村和水泉村,一直是当地非法拆解报废车、销售拼装车辆的“重灾区”。这一地区非法拆改报废车已有10多年的历史,村民在整顿之后往往重操旧业。大批报废车“行家”分散各地收购报废车,有专门的技术工人对报废车进行拼装改造,最终销售拼改好的报废车。

  --伪造证件,套牌运营,牟取暴利。重庆、南宁、贵州都均等城市屡屡查获在城乡交界地利用已经报废的桑塔纳和大巴车套用合法车牌运营牟利的情况。不久前,贵阳都均北站查获一辆挂着“川A04916”的跨广东、广西、贵州运营的大巴车。交警上网查询后发现,这辆车早在2005年5月就被四川警方注销。车主所出示的“完税证明、春运证、行驶证、道路运输证、机动车保险证、安全责任书、客运行车单”等证件全部是伪造的。

  --租赁经营成为新渠道。河北徐水县汽车解体市场衍生出旧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废旧物质再生利用基地,大量工程机械车贩子向全国各地收购报废工程机械车,通过打磨、喷漆,将报废的工程车出租给工地使用。熟悉内情的专业人士说:“工程机械车不用上路行驶,用平板运输车运到工地,直接参与施工,运输管理部门从来也不会去检查。”按照这位报废车专家的计算,一辆报废工程机械车,正常运行下来每年的租金收入超过10万元;报废的套牌出租车,每个月能收入4000-5000元,不用交任何手续费,完全是“无本万利”的买卖。

  条例法规流于形式规范执法亟待加强

  从1996年到2001年,我国通过部委联合下文等多种形式,相继出台《关于禁止非法拼组装汽车、摩托车的通告》《汽车报废标准》《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对报废汽车回收的全过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报废车的处置、流向成为政府部门监管的对象,非法拼装车市场的清理也一直被列为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报废汽车管理混乱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扭转。不少专家指出,条例法规执行不力,规范执法流于形式,这是导致报废车屡屡重返市场的关键因素。

  根据我国相关法规,对报废汽车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收回机动车号牌和机动车行驶证,责令报废汽车拥有单位或者个人依照规定办理注销登记,可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拼装车上路行驶的,由公安机关没收拼装车,送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拆解,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法律专家吉昆峰说:“‘违法代价低、冒险收益大’是导致不法分子对经营报废车生意乐此不疲的重要原因。要真正解决这一难题,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外,还需要行业产业标准的出台、报废车回收大企业的崛起等一系列综合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警总队技术专家石镇嘉认为,2006年2月颁布的《汽车产品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为从管理体制上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他说:“从2010年起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汽车总代理商要负责回收处理其销售的汽车产品及其包装物品,也可委托相关机构、企业负责回收处理其生产、销售的汽车及其包装物品,这肯定会为从根源上破解报废车‘废而不弃’的难题带来突破。”

  “四大名捕”难捕跨省“报废车”业内人士自曝黑色产业链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专电(记者何丰伦、唐召明、杨成军)工商、公安、税收、监察可谓治理报废车的“四大名捕”。但竟有业内人士放言:“名捕再强,也捕不住跨省的报废车。”

  “跨省‘报废车’‘二手车’什么料都有,只要你敢要,什么事情都能办好。”近日,一位多年从事报废车跨珠三角经营的“报废车”专家,在记者的再三劝说下,将报废车跨省经营的内幕披露出来。

  这位自称陆军的专家告诉记者,车辆报废要过审核关、拆解关、运营管理关,但只要做好“工作”,这几道关卡就能轻易通过。

  车辆身份审核、初解、拍照、存档、切割、拆解、分类七大程序,表面上看是必经的程序,但只要打好招呼,负责拆解的人员往往就会在拆解过程中只留下照片作为凭证,不真正拆借。如按照规定,客车、轿车等封闭式车身车辆要将车身砸毁;有梁结构车辆如货车等需要将底盘大梁割断,使其无法修复,杜绝报废车再次卖出;车辆解体要对车辆五大部分(发动机、变速器、方向盘、车架、前后桥)进行破坏性处理。但奥妙在于只是照片上的“破坏”,实际上报废车完好无损,这是重新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

  运营管理关是比较麻烦的一关。报废车如果直接入市交易,一旦发生车祸,有关部门将查到原车主。原车主仍必须向主管部门缴纳车辆养路费用。要破解这个难题也很容易,就是在车辆快到报废年限时,车主低价把车卖给车贩子,车贩子利用伪造身份证或者租借身份证,过户时把车挂到这个身份证名下。“即使出了事,警察也根本找不到车主,最多只能查扣驾驶员的驾驶证。但车辆交易就畅通无阻了。”陆军说。

  除了整车翻新,将报废零部件翻新后跨省区上市也是重要手段。“散装出售的好处是危险系数低,配件往往安装在其他车辆上继续使用,即使出了问题也很难说清楚是哪个环节的毛病。”

  广州、东莞、中山、深圳等地的报废车辆每年都有不少,跨省区销售是最安全的做法。报废车顺利通过身份审核后,利用海南一些城乡的汽车牌照,将车辆运往广西、贵州、云南、河北等省区销售。车辆挂海南的牌照,车型一模一样,经过打磨的发动机号也惟妙惟肖,即使上网查询,也很难看出这是报废车。

  令人感到吃惊的是,近两年报废车流向有扩大化的趋势。甚至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出现了乔装打扮的报废“黑出租”。近日,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第四大队负责人向新华社记者介绍,他们最近查获了几辆在街上载客的报废“黑出租”。他们纳闷,这些“黑车”大都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出租车,早就到了报废年限,送到解体厂了,不知什么原因这些车竟然会保留下来。这些根本没有上路权的报废出租车车况很差,机件性能根本无法保证安全。加之“黑车”司机的驾驶技术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又经常疲劳驾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像一枚枚“定时炸弹”,将对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完)

  记者暗访:京城专卖报废出租车的“黑市”生意红火

  新华网北京3月10日专电(记者唐召明)去年12月25日和27日,新华社记者两次到北京花乡桥专卖报废出租车的“黑市”暗访时发现,这里的生意十分“红火”。

  北京花乡桥是专卖报废出租车的地方,与北京市“二手车”市场只有一桥之隔。最大的一处“黑市”是在一片绿地的小树林里,那里停着20多辆等待销售的报废出租车。见到有人来,卖主以为记者是来买“黑车”的。一位50多岁,自称姓赵的人走上前来主动搭讪,热情地向记者介绍这些“整容”报废车使用起来不容易被拆穿的“秘诀”。

  记者了解到,这些车还按被发现的难易程度论价。一辆“整容”的类似2003年或2004年新款夏利车,被认为是“安全”系数最高的车,加上车牌和手续,以及配好的出租车顶灯和计价器,开价1.4万元。

  当记者问到他生意如何,是否有人来检查时,这位来自河北省张家口市的赵姓人士说,买报废“黑出租”的人很多,他平均每月都能卖出十多辆这样的车。至于检查,除了北京市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因他们破坏了绿地小树林,两次让他们搬出外,还没有遇到别的部门来检查过。

  他为了能打动记者买车的决心,介绍说像他卖出去的“安全”系数最高的报废出租车,经常跑首都机场,好几年都未被查出过。一旦被查出不要车也划算,因为半年少说也可以轻松挣出好几万元钱来。记者问他卖的这些车是从哪里来的?他说:“我是通过出租车公司的人将部分报废出租车买下来的。”

  顺着这家专卖报废车的“黑车”市场往东走没多远,更让人瞠目的是十多辆报废出租车竟然停在人行道上当街卖。赶上两个人正在这里买车砍价,记者凑上去一听,卖的“黑车”中四辆是1998年和1999年的三厢夏利车,刚到6年报废年限不久,车贩已对车体后的车型改号,不易发现是报废出租车,要价均在1.3万元左右。(完)

  新闻背景:报废汽车再获“新生”的三种“路径”

  新华网沈阳3月10日专电(记者杨成军)新华社记者在调查报废汽车流向过程中发现,在目前管理体制下,处置报废汽车主要有三种“路径”:

  首先是国家“规定动作”:报废车进入合法渠道“变废为宝”,资源再利用。其中,一辆汽车拆卸后70%的黑色金属可回收再利用。

  第二,报废车直接伪装入市交易。辽宁省铁岭市的张先生前不久在沈阳二手机动车交易市场花2万元买了一辆二手捷达轿车。他交易后不久给车辆办理过户手续时被告知,所买的车是一辆早已到了报废期限的出租车。辽宁南部某市拉矿石的车辆中有一部分是车主花几千块钱买的到期报废车,当地居民都把这种车叫做“黑税车”,因为这些车辆根本不交税费,他们只交罚款。罚款替代了一切手续,成为“特别通行证”,当地主管部门变相收费纵容其运营。

  第三,报废车非法拆改,以出售翻新配件、拼装车形式入市交易。一般一辆报废的5吨货车只需几千元就可买到,虽然报废了,但不是车上所有零件都是废钢铁。有的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另派他用。据一知情者介绍,回收者会充分挖掘报废车的价值,再次利用其零配件,把能卖的全卖出去。报废车的五大总成和零配件一旦被翻新后价格就更高得惊人。以普通型解放卡车为例,六七千元买来的车,一倒手就可以轻松赚上四五千元的差价。

  另据沿海某市质量检测中心对20家经营

汽车配件的门市部进行检测后发现,几乎各种型号的轿车、货车、客车、农用车、摩托车等所用配件中都有伪劣产品,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配件无产地、无货号、来路不明。内行人士称,来路不明的配件大多是非法交易的报废汽车配件“重新投胎”。

  更有甚者,拆旧回收人员将回收来的几辆报废车进行“优化组合”,拼装成一辆汽车,再经过清洗、喷漆等处理,以低于同类

新车三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获利更大。(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