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苏南的范例
2006年2月,康博村荣获“中国十佳小康村”称号,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现成范例。高德康,现任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党委书记,是康博村走上小康的带头人。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高德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减轻农民负担、对农业实行财政补贴,是国家对三农的关心,对农村自身来说,更多的是要让自己富裕起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才是农村走向富裕的重要途径。20多年来,波司登从一个苏南小镇的村办缝纫组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在高德康看来波司登的发展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带动一方经济,扩大农民就业。
据高德康介绍,波司登的发展既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资金,又成为培训文化技术知识、吸纳农民就业的重要载体。波司登每年8000多万米布料、2000吨羽绒的巨量需求,使得省内外200多个原辅料单位及280多个外发加工单位得到较好的发展,直接解决1万人、间接解决数万人的就业。蓬勃发展的中小私营企业也为农民增收致富、农村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康博村各企业积极培训录用本村、本镇青年,并按照《劳动法》为员工办理了各项保险,目前共有员工12000余人。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康博村大力推动以农用地流转为重点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按照规划,四散居住的村民搬入康博苑后,旧住房将逐步拆除实行土地复耕,连片成为大规模的农田。为提高村民收入,解决尴尬年龄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康博村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先后开发600多亩农田用于生态种养殖。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为康博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及村容村貌的改善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波司登已经投资近亿元开始建设现代化农村示范村“康博村”,彻底改变村民们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是现代化农村的一个有益尝试。高德康说,国家是一个面,每个城镇都是组成这个面的点,点大点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树立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9B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