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抓住关键环节 破解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9:52 中国经济时报

  ■中共湖南省沅江市委书记 陈冬贵

  2005年7月以来,沅江市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和益阳市委、市政府的整体部署,率先在全省进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省、益阳市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周密设计改革方案,稳妥实施操作程序,突出乡镇机构改革这个重点,有效破解了干部进退去留、人员分流安置、改革成本筹措、政府职能转变四大难题,确保了改革软着陆,社会零震荡,目
前已顺利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等其他改革全面推进。全市撤并乡、镇、场、街道13个,精简48%;减少乡镇领导职数156个,精简56%;撤并事业站所277个,精简77%;分流乡镇事业单位人员2532人,精简72.7%;通过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全市年可节约开支2000多万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实行定量测评,破解进退去留难题

  我们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定量测评为主的方式决定乡镇领导和机关站所人员的进退去留。

  一是通过定量测评决定新的乡镇班子成员。我们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变过去组织部门定性考察干部为基层群众定量测评干部,把决定班子成员进退的权力交给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测评人员根据现任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和履行职责情况,按照从优秀到一般的顺序对每一名原任班子成员进行排序。组织部门将每名班子成员的所有排名序号相加,从而确定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排名,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确定进入新领导班子的人选。由于整个过程做到了公开透明,使退者服气,留者服众。改革中,全市共调整干部320名,无1人上访,无1人不按时报到。

  二是通过多轮票决决定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人选。统一测评以后,市委又组织所有市级领导根据定量测评的情况,对改革后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人选进行民主推荐。根据市级领导的推荐票数排名,提出了19名人选交常委会票决,产生出18名书记候选人,再将18名书记候选人提交市委全会票决,确定了14名改革后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

  三是通过量化考评确定人员上岗分流。我们采取百分制综合评分办法,对所有改革对象的学历、工龄等量化后计入个人基本分,加上民主量化测评分、考试成绩分和政策性加分测算出综合得分,再按综合得分从高到低聘用上岗人员。通过量化考评,确保了人员竞岗分流的公开、公平、公正,杜绝了暗箱操作,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二、制定和谐政策,破解分流安置难题

  对于这次改革中的分流人员,我们不是简单地将他们推向社会了事,而是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刚性改革、人性操作,尽可能地做到走者安心,留者尽心。

  一是保证人员“老有所养”。对于这次分流的编制内人员,在国家未出台新的政策前,允许其继续按照原参保渠道参加

养老保险,并为其缴纳保险费的单位部分。

  二是保证分流人员“现有饭吃”。对全额拨款性质单位的分流人员,发给相当于其基本工资70%的生活补助金,差额拨款性质和自收自支单位的分流人员也发给其不低于每月180元的生活补助金。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主动分流,自愿不参与竞争上岗的,发放高于同类分流人员10%的生活补助金。另外对距法定正常退休年龄五年内的人员区别对待,生活补助金发放标准适当高于其他分流人员。

  三是帮助分流人员就业创业。由于在改革中充公体现了以人为本、有情操作的改革理念,这次改革我市共分流乡镇机关站所人员2500余人,没有引发不稳定事件,保证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三、盘活资产资源,破解成本筹措难题

  经调查摸底、综合测算,我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需要改革成本1亿元以上,尽管有些成本可以逐年支付,但急需支付成本在5000万元以上。面对巨大的资金压力,我市从盘活资产资源入手,下大力破解改革成本筹措难题。首先,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彻底澄清底子。然后,制定具体的资产资源处置办法,规定所有资产资源处置所得资金,一律缴入财政专户,专门用于人员分流的补偿安置和办理养老保险,余额用于偿还乡镇债务。对乡镇撤并后的闲置办公场所设施、学校校舍等公有资产,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后,实行租赁或拍卖;对产权属乡镇的荒山、林地、湖洲、废堤、渠坡、码头渡口、小型抗旱排渍机埠等资源资产,实行经营权租赁或拍卖;同时积极清收债权,核销划转有关债务。通过这些途径,全市共筹措改革成本4500余万元。

  四、创新工作机制,破解职能转变难题

  在改革中,“撤庙赶和尚”难,但更难的是真正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此,我们在推进改革的同时,对乡镇工作机制进行了全面创新。

  一是规范机构设置推动职能转变。将行政管理职能、公益性服务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彻底分开,对乡镇行政事业机构进行整合规范。乡镇机关内设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民政与劳动保障办公室及财政所4个机构;乡镇事业机构通过职能划转和整合后,设农业综合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体卫站和村镇建设站4个;对公安、法院、国土、水利、林业等市直部门派驻延伸到乡镇的机构,在明确界定职能的前提下按区域从紧设置。通过机构的规范化设置,较好地解决了乡镇内机构职能交叉、多重管理的问题。

  二是创新考评机制促进职能转变。一方面变“虚指标多硬指标少”为“硬指标多虚指标少”,将经济发展总量和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产业格局、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农民增收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消赤减债等结合起来,重点考核乡镇党委、政府执政富民、发展一方的实绩。另一方面变“重上考轻下评”为“重下评轻上考”,将市乡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对乡镇工作考核评价意见,作为乡镇党委、政府和干部工作业绩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促使乡镇干部将眼光向下,“领导干部”变为“服务干部”,“包办”政府变为服务政府。

  三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保障职能转变。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自给能力的不同,分别确定“分成型”财政体制和“包干型”财政体制,重新确定各乡镇财政收支基数和市乡分成、分担比例,从2006年1月起一定5年不变,促使乡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上来。加大支农、助农力度,将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投入,确保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组建乡镇财政管理局,全面实行“乡财市管乡用”改革。据测算,实行“乡财市管乡用”改革,全市年可节约行政开支1500万元以上。根据新形势下乡镇职能转变的要求,大力推行新的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和办法,将发展经济、服务群众、帮助农民致富的业绩作为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加大奖惩力度。对群众认可、工作实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精神、经济、政治上的重奖。对当年工作目标未完成,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单位和个人,主要负责人要在一定范围内说明情况,取消单位和个人的评先评优资格,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未能完成任期目标任务的,乡镇领导干部不提拔重用、不异地调动,乡镇财政和部门出现新增债务的,追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主要领导就地免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