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村教育改观 钱从哪里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8日 09:5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黄胜利

  一个老师的学校

  三间房子,一间老师起居,一间学生教室,一间堆放杂物。教室里,16套大小一样的桌椅,一套是老师的办公桌。房子前是一个大的土操场。这就是晋西北某县柴水村的村小
学。

  “学前班3个学生,一年级4个学生,二年级6个学生,三年级2个学生。”柴水小学惟一的老师张有根,向记者介绍了该校学生情况。

  第一节课数学、第二节课语文、第三节课常识、第四节课体育、第五节课音乐、第六课自习,这是张有根提供的全校学生的课程表。“而实际上只有语文和数学”,他的教学方式就是上一个年级的课时,其他年级自习,上完该年级课后,布置完作业,接着轮流给其他年级上课。

  张有根差8个月60岁,这学期也是他执教生涯的最后。1976年,初中毕业种了10年地后,张有根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1998年,做了23年民办教师的他终于得以转正。

  张有根现在的工资是876元,平时的伙食是学生凑份子。每个孩子一年交给老师的东西是,40斤白面、2斤麻油、30多斤土豆。

  柴水村村长刘明拴向记者介绍,柴水村小学2004年前学生还有40多个,教员也有两个,但之后,随着学生数的减少,教师也变为一名。

  柴水村小学的老师是经常调动的,一个老师最多也就干一两年,“都嫌条件太差”,老师年龄也都在四五十岁以上。

  刘明拴告诉记者,2004年上级单位拨了2000元给学校维修校舍,去年还给了20套桌椅。

  柴水村上过小学的有30多人,上初中的20多人,而高中生已经五六年没有出现过了,初中以上学历的仅有两个师范生。

  刘还向记者介绍到,村里几乎三分之二的孩子没读完初中,原因是绝大部分学生念不进去,学校教学质量差,很难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

  一个英语代课老师

  从乡上一所希望学校毕业的曹丽芳,现在是母校的一位代课老师。

  2001年从母校毕业后,曹丽芳就读于山西五寨师范学校。2004年,曹丽芳中师毕业后,在驸马滩村小——一个只有30多个学生的学校见习,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这个学校的另外一位老师50多岁,是县里正式编制的老师。

  2005年初,县里举行考试,计划从400个大中专生中招聘100个正式教师。曹丽芳也参加了这次考试,可最终没能中榜。

  随后,曹得知母校缺英语老师,便以一位代课老师的身份开始了她的执教生涯,工资每月300元。

  曹丽芳代的是小学4、5、6年级的英语课,“最初的教学非常困难,基本上是从a、b、c学起,原来学生的分数基本是个位数,学生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曹告诉记者,原来的英语老师,教学不认真,甚至一边带自己的小孩一边给学生们上课。

  2005年下半年,有了上半年的基础,学生教起来就容易多了。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新学期有从其他小学转过来没学过英语的,这样一来,这些学生又得从头教。

  教学的繁重、费神,待遇的低下,曹丽芳想过放弃代课老师一职,但她决定教完这一年再作打算。

  2005年末,曹丽芳决定不再做代课老师,只身到外面去打工。做教师的父亲不同意,认为像她这个专业,没有多高的文凭,又是女孩子,出去打工很困难,也不值得。在家里劝说下,曹还是留了下来,继续做她的代课老师。

  曹丽芳跟记者说,她准备今年接着报考县里的教师,转为正式教师,这样收入就高了,然后自考专科、本科。如果仍没上考上,她也会边在学校代课,边参加自学考试。

  当地乡教育主任张春生向记者提供的相关资料称,目前全乡48个老师中,50岁以上的有32个,这些老师绝大部分都是民办教师转正,大专学历的才一两个。

  一个濒临关闭的乡中心学校

  3月2日上午10:40,在乡希望学校,记者跟同五年级的23个学生,一起上了曹丽芳一节英语课。

  曹丽芳在课堂上教得很认真,孩子们朗读英语的声音很大,学习热情很高。为了省煤,教室里的暖气没有开,孩子们鼻子的吸溜声此起彼伏。

  早上6点钟,是孩子们起床的时间,10分钟后,开始晨练,晚上8点半下晚自习,9点熄灯睡觉。

  孩子们的午饭,是馒头加烧土豆,晚饭是米汤加馒头,这基本上已成孩子们固定的饭菜。

  由于地处山区,除学校所在地辛村的孩子不住校外,绝大部分学生要住校,一日三餐也在学校里吃,每周六上完上午的课后,孩子就放周末假,周日下午到校,上晚自习。

  这所希望学校是乡里的中心学校,2005年下半年,由于没有生源,初中取消,现在只剩下学前班和小学六年级。

  学生数为学前班6个,一年级5个,二年级3个,三年级8个,四年级26个,五年级24个,六年级21个,全校总人数93个。上个世纪90年代末,该校的学生将近600人。

  一个原来能容纳好几百学生的学校,现在还不到一百人。初中的教室已经被贴上了封条,里面放着杂物。原来能容纳四十多人的教室,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孩子的映衬下,显得很是空荡。

  校初中部被取消后,初中教师相继调离该校,现有教员剩下9人。

  民办教育作补充

  县里分管教育的负责人介绍说,全县14个乡镇,共有12所初中,4所乡办初中,4所县直属初中(在几个乡镇中心地点由县直接设立),4所初中位于县城,其中一所完全公办、一所股份制、一所公办民助、一所民办公助。

  记者在公立二中看到,初一年级的老师都在一个大教室里办公,办公桌陈旧,有些甚至已经残缺不全。而学生宿舍条件也极端艰苦,一二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宿舍,最多的一个宿舍达36人之多,为了保持宿舍的温度,平时门窗关闭严实,里面空气浑浊,甚至气味难闻。

  而这些跟含小学和初中的私立三中六层新的公寓楼,楼外齐全的体育设施相比,显得很是寒碜。

  1996年当地开始设私立学校,引进市场化机制,实行多样化办学途径,民办学校不仅在教育设施上进行了大的投入,而且在老师待遇上也有很大提高,吸引了不少优秀老师,县里的教学质量明显提高,高考升学率由多年位居地区倒数第一,发展到现在位居中游。而民间办学力量的涌入,使得公办学校越发显得捉襟见肘,教学设施投入不足,老师待遇提高不了,因此吸引不到更优秀的老师。不过目前县里正在开始加强公立学校的建设,去年已经从400个大、中专生里通过考试招聘100个教师,而这些教师全部分到公立学校。

  据了解,当地属贫困县,光凭县财政很难有大的资金投入教育。国家对当地的扶持仅是解决45%的生均公用经费,剩下55%得县财政自己支付。

  农村义务教育:根本在于财政

  浙江大学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吴华教授表示,目前的法律政策把教育经费的筹资放在县里,这在贫困县是很难解决的。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教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根本原因就是政府财政问题。

  国家所推行的“两免一补”,由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专款专用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实际上很难真正落到实处。有关资料表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县级财政赤字面一度高达40%以上,越往西部赤字面越大,显然没有办法负担基础教育的绝大部分资金。而在转移支付方面,中央政府也一直没有出台有力的保障措施。

  杨东平向记者分析,如何确保义务教育经费落到实处,此次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就提出在政府预算中,教育经费应单列,以提高教育经费的公开、透明,加强省级以上财政支付,加大中央和省级以上政府的投入。

  吴华也表示,应改变以县级为单位的教育经费统筹体系,以省为主,进行教育经费统筹。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从2006年至2010年,国家将根据“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按照“两年实现、三年巩固”的目标,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今年的预算报告中透露,不包括教师调资的因素,预计全面推进这一改革,2006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分别累计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258亿元和924亿元左右,合计约2182亿元。2006年启动这一改革,中央财政预计新增投入约102亿元,地方财政新增投入约38亿元。

  而对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2005年5月份,教育部推出《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采取积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统筹教师资源,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有效机制,努力提高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

  (相关内容见B04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