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电力供需缓解 体改正逢其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7日 12:23 经济参考报

  作者简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兼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能源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2006年将是我国电力供需由紧张趋向缓和的“转折点”。电力供需开始趋缓,不仅表明电力工业发展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将为进一步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提供条件。比如在电力
需求得到较好满足下,应该尽快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强电网建设等,为电力“打破垄断,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电力供需矛盾趋缓甚至出现富裕,并不意味着电力过剩。目前我们还用不着为电力过剩发愁。80年代中期,我到日本,他们的发电设备利用时间最低达到3500小时。去年以来我们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有所下降,但平均仍在5000小时左右,可我们就开始叫唤“过剩”了,这不是真正保障电力供应和留有充分余地的做法,如果永远把电力和经济弄成一个紧绷的方式,肯定对付不了经济的波动。

  要进一步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就要动态看待电力增长速度,这其中要有一个超前和足够的备用容量问题。国民经济要安全稳定快速发展,电量就要有超前余量。当然,这个余量肯定有代价,但这个代价是系统的代价,而不是电厂的代价。每个人都想多发电,而不想当备用,这肯定地不行的。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除了要保障供应以外,利益的调整和提高效率将成为主要目标。下一步不是缺电问题,而是怎样把电力工业搞得更好的问题,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效益的问题,是利益调整的问题。在电力紧张的时候,基本上没法提这些问题,因为首先你得给我赶紧把电发出来,什么样的机组——包括高损耗、高污染的小机组都可以干,不计成本的都可以上,下一步可能就不行了,电力工业将面临结构调整。

  现在人们对电力改革不乏怀疑之声,认为电力行业成本很高,但效益不高。其实,创造竞争条件是推动提高效益的前提。必须看到,在电力短缺情况下讲竞争,很难实现;在不搞竞争的状况下讲提高效益,也很难实现。家电市场大不大?当然很大,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家电市场,

冰箱一年几千万台在卖,当然不会保证每一个家电厂商都可以挣到钱。电力市场也一样,市场的饱和度是可以预测的,不是说只要把钱投进去就可以挣钱。

  我们还应该考虑,为什么电力建设出现反复?为什么各方面的积极性和政策目标出现冲突?过去计划经济那一套,什么都审批,肯定行不通。要几个领导同志要把全国一年几千万千瓦的市场需求弄清楚是不可能的,最后的审批只是控制总量而已,这肯定要改革。但像现在这样,五大发电公司跑马圈地,较着劲干,当然也不行。需要改革的内容还有很多。

  因此,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为推动电力体制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搞政策研究的同志,特别是搞决策的人,应该考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电力体制的改革,就要把电力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清楚,特别是要针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方面做文章。否则,电力行业仍会被别人认为是一个垄断性的“电老虎”,会被认为是一个太有钱的行业。现在社会上就在说,电信、电力等行业发钱太多了,应该考虑社会公平嘛,等等。其实没有人想把电力行业搞穷,我们希望电力行业人人过得好,职工收入高,为国家多做贡献。但是,电力工业发展是涉及我国

能源战略、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在能源安全中有一个问题:人们要支付得起能源价格,还能够得到相应的能源服务,这牵涉到电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效率问题。我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在电力供应不那么紧缺的时候,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在"
十一五
"期间,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和,我们将迎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机遇期,电力行业要做好心理准备。

  本文根据作者在“2006经济预测分析会”上演讲录音编辑整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