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中国地区差距需要区别对待 有步骤逐步进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7:25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记者赵建华巫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今天在此间表示,要针对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有步骤地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缩小差距的内涵不仅是指经济总量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缩小各地区在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 朱之鑫认为,各地区的人有多有少,基础有强有弱,自然资源有丰有缺,发展潜力也有大有小。在这种情况下,缩小差距关键是要使不同地区的百姓,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义务
因此,他认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总量,也不能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工业化、城镇化,并不是指每一寸国土都要工业化、城镇化。有的国土要主要承担集聚经济和人口的功能,有些国土主要承担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有些国土则是永久的耕地、森林、河流。 朱之鑫介绍说,“十一五”纲要草案非常重视遏制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今后五年,中国将坚持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特别是要在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方面,更多地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大投入,最后能够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