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空调价格:开盘涨声一片 疑是商业炒作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 10:2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令伟家)最近,苏宁电器联手格兰仕、海尔、美的等数十家国内外空调生产巨头齐集北京,共话今年空调市场蓝图。除了产品的推介之外,价格仍然是市场各方争论最为激烈的话题。涨价派的理由是上游材料的持续高涨;降价派的理由则是空调产能的严重过剩。 涨,还是跌,这是一个问题。
价格上涨开盘虚高 数十个空调生产厂家巨头齐聚一堂,人人喊“涨”。这到底是山雨欲来前给消费者的善意提醒,还是销售旺季之前欲擒故纵的商业炒作? 当“降价”早已是整个家电市场多年来的“主旋律”时,年初空调价格的逆市上扬就格外令人瞩目。 据家电连锁巨头苏宁电器介绍,今年以来,北京市场上的空调价格较往年上涨了20%以上,除个别品牌保持原有的价格水平外,90%以上的品牌整体价格水平均比2005年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以1P空调为例,2005年的平均价位在1200元-1300元之间,同时还有大量低于1000元的特价空调供应市场。而今年的价位则在1500元-1800元之间,即使是特价机,价位也在1300元左右,而且数量少之又少。 空调厂家们为这种涨价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石油、钢材等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国家强制实施能效标准市场准入制度,节能等级提高,空调产品新增了换气等附加功能……总之,生产成本增加,涨价有理。更有厂家“诉苦”: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已使空调无价可降。本次涨价,是触底反弹、合理回归。 市场规律:想说“涨价”不容易 对空调厂家的这些涨价“说辞”,专家们并不以为然。 在苏宁电器最近举办的“2006空调发展趋势论坛”上,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武高汉表示,今年空调价格开盘“虚高”,已经超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范畴,偏离了市场规律。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统计,国内空调市场需求总量增长幅度已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今年市场需求总量增长将由去年的8%下滑至6%。同时,2005年800余万台库存也给空调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说,大城市空调市场日渐饱和,这是业内共识。空调产能的提高,总体供大于求,使行业竞争更趋激烈。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空调价格继续下跌在所难免。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陈钢认为,空调的生产成本确实有所增加,但目前空调价格的增长幅度已远远大于生产成本的增幅,而且原材料价格近期也有了一定幅度的下调,所以,今年空调价格即使比2005年有所上涨,涨幅不应该也不会很大。 销售商也站在降价者一方。苏宁电器华北地区管理总部执行总裁范志军表示,原材料上涨、生产成本增加是事实,但空调厂家的“洗牌”更加剧烈,没有哪个厂家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唐突涨价。苏宁既要保证生产企业利益,也要保障消费者利益,薄利多销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主要原则。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空调旺季还没有到来,厂家的此番“涨价”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到了真正的销售旺季,各厂家肯定会推出部分机型搞特价活动拉动市场,全年的均价自然就降了下来。没有厂家会冒着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与消费者较劲。在供大于求的市场背景下,“降价”是惟一的“硬道理”。 从“概念炒作”向“实用节能”回归 “健康”“环保”“绿色”等概念炒作,一直是拉动空调价格高企的“主角”。但从今年的市场情况看,这些概念炒作的“品牌附加值”正在萎缩,空调产品开始向“实用”“节能”等本位功能回归。“实用”和“节能”将成为今年空调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据苏宁电器的调查,我国消费者对空调各功能的关注点,已从原先的“健康、节能、静音、时尚”,转变为“实用、时尚、节能、健康”。这表明,商家所宣称的“健康”等概念,已经在消费者的视野中淡化。 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委员会主任宋广生认为,空调健康技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过分夸大和炒作失去了真实性。新居室环境最大的隐患是甲醛、苯以及有机性挥发物的超标,个别企业抓住消费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强推自己产品的卖点,宣称空调在除甲醛方面有特殊功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李亚栋说,在空调产品中加入特殊技术,去除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方面还不成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研究所副主任陆刃波说,所谓的“健康空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健康起到促进作用,但目前的空调健康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健康空调”的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消费者来讲,在购买空调时不要一味迷信健康概念,只要买到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就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