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案例回放:美白竟能导致汞中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14:26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记者 杨丹丹

  化妆品是和肌肤最亲密接触的物质,化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和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对全国24个城市进行“化妆品市场满意度”的调查,得出了总体满意率19.7%的否定答案。这无疑是给整个化妆品行业敲响了警钟。

  过量“汞”可威胁身体健康

  记者获悉,南宁市的陈氏姐妹为了给皮肤美白,专门到某商场买了几套美白祛斑的化妆品使用,不料过了一段时间后却发现皮肤白得“不正常”。于是她们又买了一套同品牌的化妆品的样品去送检,广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验结果是,该化妆品汞超标6400倍;自治区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给陈小姐作出的诊断结果是“慢性轻度汞中毒”。汞是室温下惟一的液体金属,有流动性。汞的用途非常广泛,如含汞电池制造业、汞冶炼及汞回收工业、有机汞和无机汞化合物生产、农药及制造业、荧光屏汞灯制造及使用、含汞玻璃计器及使用、汞法烧碱生产等等。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汞的使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流失到环境中的汞也严重地威胁人类健康。

  在化妆品中添加汞,主要作用是减少皮肤黑色素细胞的活性。化妆品里加的汞越多,一时的

美白效果越好。使用者会出现皮肤发红、红斑等过敏症状,还有的会引起痤疮。使用后,由于汞的作用,使用者脸上的色素斑会明显减退,但时间一长,有的地方皮肤越来越白,有的地方则皮肤变黑,整张脸变成大花脸。长期使用汞超标的化妆品,汞通过皮肤吸收,蓄积在体内,会导致汞中毒。汞中毒可引起肝脏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发麻、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牙龈红肿、头晕头痛等症状。慢性汞中毒还可能引起肾脏功能损害,最严重的是导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谁的检验报告是准确的?

  据上述化妆品受害者陈小姐反映,自检测报告出来以后,她们就打电话向该化妆品的生产厂家反映了情况,同时也向出售化妆品的商场进行了投诉,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紧接着,陈小姐将此事投诉到星湖工商所。星湖工商所的马所长告诉记者,他们工商所的工作人员在接到郭小姐的投诉后,立即与商场取得了联系,商场方面表示要将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后再决定如何解决。在工商人员的主持下,当事双方来到工商所进行调解。当时商场方面拿出了一份另一个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这份检验报告证明抽检的该化妆品是合格的。由于双方都认为自己的检验报告是准确的,因此没能调解成功。据了解,此后在工商人员的协调下,商场方面答应可以赔偿陈氏姐妹5000元钱,但陈小姐认为她们仅购买该化妆品和第一次治疗就花了8000多元,因此双方在赔偿金额上不能达成一致。随后,记者又采访了被投诉的商场综合管理部的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说,陈小姐在使用了化妆品不舒服后拿化妆品去送检时,商家当时并没有参与委托或在场,因此该商场不可能认可陈小姐单方面委托的检测报告;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确实能够出具几张在该商场购买化妆品的购物小票,也有检测机构的报告和医院的诊断证明,因此商场从同情的角度出发,本着协商解决的原则,同意补偿顾客5000元钱。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要认定该商场售卖的该化妆品质量是否有问题,就必须双方共同委托一个鉴定机构作检测,这样的检测结果双方才能认同。如果陈小姐不愿意协商共同检测的话,那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消费者维权制度不健全

  因化妆品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诉讼纠纷在近年呈上升趋势,但因为缺乏相关规范的行业标准,化妆品的消费维权比较困难,部分消费者甚至视维权之路为畏途。律师认为,消费者一定要树立维权意识,共同为消费者群体争取权利。

  在具体的维权过程中,“证据保全”是比较关键的环节。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要养成索要发票的习惯,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存产品包装和说明材料。在发生因化妆品质量产生的损害之后,消费者可以根据相关证据向产品销售者或者生产厂家要求赔偿。对发生危害较小、涉案金额较小的事件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和工商管理部门投诉并接受协调处理。发生重大危害事件无法协调解决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目前在这方面的诉讼中,专门的法律援助还较少,有些消费者会考虑到诉讼成本太高而放弃维权。律师表示,在目前化妆品质量纠纷渐增的情况下,坚决维权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只有每个消费者都积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才能让伪劣化妆品无处遁形。

  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化妆品,不管你信不信赖它的功效,基本上都得用。消费者也想购买质量好、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产品,但对于没有任何该方面专业知识的普通消费者而言,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不购买街头明显是假冒的产品。对于造假程度较高,或者产品中含有禁用物质的,消费者根本就无从辨认,这对消费者是不公平的。出了问题大多数消费者也只能做出不了了之的态度。像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迪豆痘速消”事件,SK-Ⅱ的虚假广告事件,记者采访一些消费者,问起“如果是产品的受害者你会怎么样?”“我使用过几瓶该批产品,但知道这一消息后,我能做的只是停止使用,对于其所带来的危害,我想索赔,但考虑到取证方面的困难、鉴定费用的高昂,我只有放弃。”张女士说。

  我们不难看出,消费者对化妆品行业价格不诚信、宣传不诚信、效果不诚信、服务不诚信等问题的无奈。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