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学家回顾十个五年计划:“计划”不是贬义词(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9:39 中国新闻网

  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

  董志凯回忆说,“六五”、“七五”时期,是计划与市场之争的最后交锋时期。直到“七五”末期的1990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还没有从理论上根本解决。这种论争对计划的编制和执行,特别是对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直接影响。

  面对当时的改革困境和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在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之间如何进行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就颇费踌躇,且争论激烈,这些也直接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及其结果。

  课题组的专家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指导下的“计划”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第一,前五个五年计划都是以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为目标模式,结果越搞问题越多;后五个五年计划,则是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和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结果渐入佳境。

  第二,前五个计划处于工业化起步阶段,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进口替代战略,实行高积累,结果导致农、轻、重结构失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明显改善。

  第三,前面五个计划都是高指标,导致经济紧运行;后面五个计划则指标普遍不高,而实际执行结果一般都超过。

  第四,前五个计划的特点都是不断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管得越来越多,计划管理越来越依靠行政手段;而后五个计划,则是相反,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权限逐渐收缩,让位于市场,政府由“全能型”向“效能型”转变。

  第五,前五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效益,除第一个外,其余四个的经济效益都不理想,经济增长波动很大。而后五个五年计划,则表现出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逐渐走上正轨,水平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低,促进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在分析了十个五年计划之后,刘国光等经济学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需要利用国家的计划或规划、国家的

宏观调控等,来纠正市场的缺陷与不足。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刘世昕)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