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农村建设要谨防“三无现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近日,我们深入农村开展专题调研,就如何建设新农村问题与村干部进行座谈时了解到,“一无想法、二无规划、三无措施”的村子为数甚多,大都只停留在“口号”上,基本没有实打实的“招术”,还是处于原来那种“过去咋干还咋干,穿着新鞋走老路”的状况。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守旧。有的村干部认为,现在温饱问题解决了,农民吃穿不愁了,农
业税又全免了,农民负担减轻了,维持下去就满好了;也有的说,建设新农村任重道远,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农村是一个填不满的“坑”,有多少钱也架不住往里“扔”,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听天由命吧;还有的观点更明确:建设口号跟着喊,看着别人怎么干,没钱没物不想干,顺其自然最保险。上述“坐等观望、满足现状、维持局面、不思进取”的种种守旧思想和消极观念,无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阻力和障碍。

  二是没有长远规划。建设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举世瞩目的民心工程。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否则,势必“纸上谈兵”、“空谈误村”。现在有不少农村还没有因地制宜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对新农村建设究竟怎么搞,从哪里着眼入手,胸中无底数,工作没措施,思想没上位。有的还把主要精力、财力和人力一味放在村容村貌的“改观”和“环境卫生”上,使新农村建设出现了“表象化、简单化、单一化、片面化、局部化”的倾

  向。这种只凭“激情冲动、盲目上马、追求形式”的做法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加以积极指导和引导。建设新农村是惠及广大农民的一件盛世,必须广泛发动群众,全心全意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群策群力,从本地的实际出发,依据地理、人文、经济、环境等资源状况,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稳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地干,扎扎实实抓落实。切不可“急功近利、草率从事、盲动蛮干”或“兴师动众一阵风、过去以后冷清清”的做法,更不能靠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表面的“新农村”。

  三是领导不在角色。目前,在少数村干部中存有“通常观念”,把建设新农村视为“常规性”工作,思想不重视,领导不上位,措施不到位,还基本没有排上议程、进入角色。广大群众说,新农村建设搞好搞不好关键在领导。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指挥者。只要领导有劲头儿,新农村建设就有盼头;只要领导有创新胆识和改革魄力,新农村建设就会日新月异;只要锲而不舍地加强农村党建,新农村建设就会前途无限。广大农民对建设新农村充满了信心,更对村干部寄予很大希望。因此,我们的村干部要从农民的最高利益出发,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崇高的历史使命,与群众同心同德,昂扬向上,率先垂范、一马当先,带领广大群众信心百倍地投入到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中去。

  (3G3)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