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直销申牌雅芳拔头筹 中国直销业大幕拉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 11:17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据新华社电就在坊间流传着首个直销牌照将在5月份被批复时,雅芳已于日前悄然成为我国第一个直销牌照获批企业。而随着市场首个合法直销企业的出现,我国直销业合法有序发展的帷幕终于拉开。

  雅芳直销申牌拔得头筹

  商务部相关人士表示,作为国家1998年批准实行“店铺+推销员”的10家转型企业之一的雅芳(中国)目前已成为我国唯一获得批复的直销企业,其他几家转型企业的申报和审批正在进行当中。记者从安利和其他一些内资企业处获悉,多数企业正处在申请材料的筹集和上报阶段,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

  作为直销企业的信息报备和披露系统,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网上显示,雅芳已于2月22日获得批准。从信息系统所显示内容看,雅芳是目前唯一一家获批的外资企业,同时也是唯一一家获批的企业,截至目前,还没有一家内资企业获得批复。

  据介绍,相对于外资企业对直销牌照的积极申报,内资企业的申报数量并不多,分析人士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内资企业对直销领域相对陌生,而《直销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8000万元、所存保证金不低于2000万元”等较高的准入门槛也影响了企业的申报。

  记者从这个信息披露系统中看到,雅芳在30多个省级分公司的74家分支机构都已获得了审批,系统中还有雅芳直销员个人资料、直销试点地区机构、服务网点名单、产品目录、计酬制度等企业基本信息的披露。

  直销会否挤占传统零售业

  到目前为止,全球直销年营业额已超过850亿美元,全球参与直销的销售人员超过4000万,它在营销方面的某些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步入这一领域。

  专家指出,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直销所具有的“无店铺零售”模式,决定了直销在节约成本方面的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在城市土地成本、店铺租金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采取雇佣直销员的方式,可大大节约租用店面和办公室的费用,制造更大的利润空间。此外,通过跳过代理商和经销商等中间渠道,减少流通环节,企业还可降低交易成本,并可以拉近生产企业和市场的距离,便于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直销营销模式是否会对传统零售业带来影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飞认为,直销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我国居民对推销员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进入居室推销商品的行为,普遍具有排斥心理。此外,也并不是任何商品都可以适合直销这种营销模式。

  李飞认为,企业节约的成本必然会有一部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企业虽然节约了店铺支出方面的成本,但却增加了人工的成本,导致目前直销产品的价格往往高于通过传统营销的商品价格。

  据世界直销联盟的统计,直销经营模式发展至今,其全球年营业额占全球社会零售总额仅为1%左右。可见,虽然现代直销经营模式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企业自主选择权利更加宽泛的环境中发展了几十年,但传统营销模式仍然占有主导地位。

  前景是否一马平川

  随着市场首个合法直销企业的出现,我国直销业告别无法无序状态,开始步入了法制化发展轨道。但因为受传统的消费习惯和薄弱的社会诚信影响,再加上行业内仍无法杜绝传销企业这样的“害群之马”的存在,可以预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直销业发展前景并不会一马平川。“《直销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之后,工商总局及时下发了关于条例贯彻执行的文件,要求各地开展工作。随着更多企业不断取得直销牌照,工商总局会根据《条例》,继续加强日常监管。”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打击传销办公室主任吴雁说。

  吴雁提醒从业者和消费者应根据以下原则区分直销与传销:是否会有高额的入门会费,高额入门费是非法传销的一大特点;是否有物有所值的产品;产品是否在市场流通。非法传销往往依托无价值但价格高的产品,并且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计酬方式是否具有结构性。根据《条例》,我国目前不允许企业实行多层次团队计酬方式。

  李飞认为,考虑到非法传销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要想让社会完全接受直销,还需要一定时间。

  有调查显示,如今国内消费者对直销的接受程度在城市仅为12%,在农村还不到5%。国外一家知名直销企业在中国的一份民意调查显示,在有10%的被访者认可这家公司的同时,也有55%的人认为该公司蛊惑人心,存在传销嫌疑。

  此外,直销营销模式要想获得健康发展,还必须以一定的社会诚信为基础。目前我国商业欺诈现象普遍存在,社会诚信缺失日益严重,毫无疑问,这将是影响直销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王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