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人民币汇率分析 > 正文
 

人民币国际化仍存误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09:12 中国经济时报

  ■孙兆康

  最近十年来,随着港澳回归和人民币大量出境使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可是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却普遍存在着认识误区。因为,世界货币与国际货币不同,这实质反映了金币向纸币的变化。笔者认为,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将国外贸易中人民币自由兑换扩大到向外投资,从而完成全部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

  所谓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由国内货币转变成国际货币的过程。国际货币不仅是国内货币的反义词,而且也与马克思所说的世界货币不同。它们两者是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概念。这至少有以下三点差异。

  第一,历史上,称为世界货币在全世界流通的只有黄金一种。白银虽也曾在半个世界(中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国)通用,但终因价值低而成为黄金附庸。

  国际货币则出现与金本位崩溃之后,由某些国家的货币转化而成,所以数目不止一种,流通范围也大小不同。如欧元就是欧盟各国的通用货币,也是一种新的国际货币。

  第二,黄金是价值实体。它本身凝结着人类劳动的价值,所以能够凭借其内在价值成为最广义的一般等价物,而被各国接受。

  国际货币原是信用货币,早先凭借其银行券身份可自由兑换成金银而被人们信任。如一战后的英镑和

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因其能按固定比价兑换黄金,而被叫做“纸黄金”在国际上流通。在当前牙买加体系下黄金非货币化后,国际货币退而凭借其发行国的经济实力,稳定的币值和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而被外国信任和接受。但是,这种信任并不能始终如一。例如,1991年苏联解体后,其卢布便迅速被东欧各国和各加盟共和国所抛弃。

  第三,马克思指出,黄金作为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及其派生的价值标准),流通手段,延迟支付手段(包括记账——积累货币——结算偿付等阶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等一系列最完备的各种货币职能。

  国际货币因退化成不兑换纸币,其本身价值微乎其微,显然不可能有价值尺度,价值储藏以及世界货币的职能。这样,国际货币所保留的只有计价、记账、结算、支付等职能。这样的货币正是凯恩斯所说的“计算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因此国际货币显然不能用马克思对世界货币的观点进行分析,但可以用凯恩斯对货币的观点进行分析。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对应于交易需求,预防需求和投机需求,国际货币也就可以分别使用于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和国际投资三大领域。

  一个国家的货币能跨出国境在别国使用,无非是有两种力量的支撑:一是发行国经济相对强大,币值坚挺,且进出口贸易上被别国所依赖,因此受其影响,外国信任其货币,乐意使用其货币;二是发行国利用政治或武力压迫外国使用其货币。典型的是苏联解体前的卢布,作为冷战中对抗美元的武器,被广泛使用于东方各集团国的对苏贸易中。又如二战期间,日本军票被强迫使用于其占领国。

  由此可见,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人民币自由化的条件并不相同,以往理论上第一个误区即是把人民币自由化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先决条件,认为人民币必须在资本项目也实现自由兑换之后才能再行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以致过分限制携带人民币出境,并迟迟不与周边国家正式商讨这个问题。

  但是,实际情况是。早在1996年底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之前的好几年,当时人民币已经在周边国家中通用。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边境贸易中,人民币是惟一能接受的支付和结算货币。而且还形成非正规汇市行情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有的国家(如越南,缅甸),人民币甚至可以全国通用。香港澳门回归后,人民币自然已成为当地的合法货币了。显然,形势发展远远快于我国的外汇管理规定。目前,人民币出境仍停留在民间的市场选择层面。这明显反映出我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和管理措施的严重滞后,应有全新思维来评估和对待此事。

  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个误区是由于1999年1月欧盟11国货币成功合并成单一货币——欧元,并成为新的、有重大影响的国际货币,因此有人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也可以而且应当采取把人民币、港币、澳门币和台币合一,从性质上说实质上是一个国家内部货币的统一,与欧盟11个主权国家货币的合并意义不同。如果考虑到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复杂关系,倘若要通过四币合一的方法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必将是一个十分漫长而又并非最佳的方案。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过高,可能得不偿失,应当缓行。当然,人民币成为地区性国际货币后将获得特殊利益,但也增加了许多负担。这种特殊利益就是能得到铸币税这种额外收入。铸币税就是发行者凭借其发行地位所获得的纸币按面值换取物资超过其发行成本的差额。例如,一张面值百元的人民币其出国换到的实物资源,必将大大超过其几乎接近于零的印刷和运送成本。当国际贸易出现逆差时,我国就可以用增加中央银行的负债,即发行人民币来暂时支付逆差,而不必进行经济调整。当然,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中,国际收支应当维持基本平衡。否则,持续的逆差必将妨碍这个进程。同时,由于进出口贸易用人民币记价结算,所以我国进出口企业就不必考虑外汇风险,并且可在我国金融市场融资,使筹资成本相对降低。因此,人民币国际化无论从宏观或微观经济角度看,都有很多好处。

  但是,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大量输出也会对我国货币量控制产生困难,使利率和汇率政策难以奏效。同时,人民币国际间的大量流动,又会造成对人民币的投机机会活动和外国对我国物资的套购,带来一些始料未及的负面影响。另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当发生国际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和义务。如为了稳定

人民币汇率,甚至需要动用大量我国
外汇储备
来干预外汇市场。而正是因为有这种不利因素,曾使某些欧洲国家,虽经济实力很强,币值也十分稳定,却并不追求其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但这种独善其身的作法,随着欧洲货币联盟的货币的统一进程,早已销声匿迹。

  总结上述,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性货币合作的大潮中,人民币国际化必须改变思路,积极奋进,迎头赶上。

  第一,彻底转变思想,实行“强势人民币”战略。放眼当前21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货币体系将是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格局。目前,美元仍是最强大的国际货币,但欧元的诞生和成为一大强势国际货币,正在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时在亚洲,日元则一直保持其强势货币的地位。这样,当前,在亚洲已经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足鼎立的形势。但我国人民币确实惟一有实力与日元相抗衡成为强势国际货币的候选者。我国必须抓紧这一有利时机,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

  可利用会议、媒体、网络和国际论坛等多种渠道,开展一场宣传和研究“强势人民币战略”的思想运动。改变人民币出境的民间自发行动为官方有计划的行为。我国政府应与各国相应机构协商,签订各种合同,以人民币进行结算,有意识、有控制地输出人民币。打击国内外的人民币黑市买卖,严禁各种金融投机和非正式合同以外的物资套购出国活动。

  第二,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稳定汇率体系。通过谈判,签约各国的货币均与人民币保持某一水平的固定比价。这样,可减少各国的汇率被动损失,把它们的汇率风险大部分转移到人民币身上,而这可以由人民币的铸币税予以抵消,这是形成强势人民币的关键。

  第三,人民币在国内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扩大到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交往中也实行该国货币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而且,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一般都能保持顺差,因而从顺差中积累的赢余,可允许买入对方国家的债券或投资于其他项目,从而促使国外贸易赢余转化成国外的资本投资。这样,反过来也会诱使国内人民币的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扩大到资本项目,最终达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这就突破传统思想中,从国内经常项目自由兑换扩大到国内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再扩大到国外。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