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农民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必须关注的群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09:1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徐谷明

  当江西籍民工李晓斌拿着刚刚从医院买来的药走出浙江省义乌市人民医院大楼时,他对这些药品的选择与否不再仅仅是他和医院之间的事了,因为去年10月份,他参加了江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从2003开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到2005年6月份,已在全国641个县(市、区)展开,1.63亿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但对于像李晓斌这种在家乡参加了合作医疗,但常年在外工作的流动人群而言,合作医疗又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

  “对合作医疗不怎么了解!”

  李晓斌患有肾结石和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并不定期住院治疗。“每年花不少钱,有时还不得不在家养病,”去年他还在浙江的时候,家里帮他交了每个人15元的合作医疗年费。

  去年县里开始合作医疗试点,村干部按照上级规定每个农民缴纳15元,地方财政每个人每年补助10元,另外中央再补助10元。

  “当时我的钱是别人代交的,一家人四口一共交了60块,全村人都交了。”李晓斌告诉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他是过年的时候听村里那些老人说,“农村合作医疗是国家给办的保险,看病可以报销”。

  李晓斌村里有200多户人家,很多都是常年外出打工的,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县里试点农村合作医疗,当时村干部逐户动员,只是说,以后看病可以报销,外出打工的也一样。

  除此之外,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拿到干部们说的《合作医疗证》。

  李晓斌还告诉记者,他在家过年呆了20多天,村干部只是来收过一次钱,以后就没有见过。因此,他对合作医疗知道得并不多,诸如可以报销的药品有哪些、什么病不可以报什么病可以报以及怎样报。

  “现在有了合作医疗,到医院看病反而觉得麻烦了,不知道那些药可以报哪些不可以报,还是开了药单就可以报?”

  后来他听说,合作医疗有一个规定的药品目录,医生答应帮他省点钱,但要他说出什么药可以报销。

  “我当时就不知道怎么说了,交了钱不报觉得划不来,想报但不知道什么药可以报?”李晓斌无可奈何地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基层行政管理单位是乡镇设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记者根据李晓斌提供的卫生所电话询问,得知四个月过去了他们至今还没有收到上级县卫生局颁布的规定药品名录。

  “医药费风险很大”

  当前我国每年都有一亿多的农村流动人口,这些外出的农民工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由于没有正式户口,他们没有资格参加城市医疗保险体系,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又要求他们返回原籍看病,或者在城市自费看病。

  “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对农民工而言,医药费风险仍很大,这直接影响了这项旨在减少农民医疗负担的政策实施。考虑到农村外出情况,农民工应该放在重要地位。”《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编辑部常务副主任汪时东说。

  李晓斌今年因为肾结石住院治疗,半个月的时间,光医药费一项,他就花去两千多元。

  “他们开了很多比较贵的药,原先想开一些平价药,但是医院没有关于外地农民可以报销的药物名录等资料,就算医生帮忙也只是凭感觉开药。”李晓斌说。

  李晓斌告诉记者现在他比以前更害怕进医院看病,因为原先看病没有保险全部自己掏那是没办法,现在参加了合作医疗,心里有了一点盼头,但怕医院开的药更多了或者报销不了。

  对于农民工在外就医成本风险,汪时东认为:“因为农村合作医疗主要还是偏向农民原籍地区,有时城市的医药费用比原籍贵好几倍。”

  作为一项利国利民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每年上亿农民工而言,合理控制费用仍是一个难题。

  汪时东在多次调查中发现,之所以那些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工仍觉得医药费比较高,是因为各地报销药物名录不同,城里的医院没有针对各地农村指定药目信息库,农民工没有用药知情权和选择权。

  但在原籍地区,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实行服务承诺、医疗收费、药品价格“三公开”,使用自费药品、自费检查项目时必须事先告知患者。

  此外,处方药和检查项目超出基本药物目录和规定检查项目的有很多,所以农民工就得承担合作医疗只报销部分医疗费用的风险。

  除了医药费总数外,报销比例也是一个影响参加合作医疗农民工负担的因素。李晓斌告诉记者看病地区报销比例差异较大,像他2月份3500元医药费在老家乡镇卫生院补偿报销比例为55%,县医院为40%,而外地则是35%。

  若是按照现行规定,李晓斌同样的病在家只要自己掏1575元,在义乌则是2275元,二者相差700元。

  像李晓斌在工厂工作,看病请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旦回家看病工作也许就没有了,同时回家看病基本需要一个月时间,所以他们不会轻易回家看病。

  “回家看病成本高”

  李晓斌告诉记者,原先他准备年前一个月回家看病也好省点钱,后来他放弃了。因为合作医疗为农民指定了乡镇和县里的医院,转院都必须经过乡里或县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的同意,一级级审批很麻烦。

  “我还要到浙江工作,住院吃药肯定在那里,过年时间又很紧,要是转院继续看病还要到处找人签字盖章,还是在外面看病方便点。”李晓斌说。

  对于像李晓斌这样外出务工或者经商的农民,在报销部分医药费时,他们需要患者本人持《合作医疗证》、有关身份证明、所住医院医药费发票原件、费用清单、出院小结、缴费发票复印件和村级证明或用人单位证明到所在乡(镇)合作医疗管理站报销。

  “不说别的,光来回车票就要400多元,要是我到东北打工,报销只能等到过年了。”李晓斌认为,参加合作医疗对于长年在外的人益处不是很明显,回家的路费和城里多花的钱差不多,还耽搁工作,“除非是得了大病了,干不了活了,回去也许会省点钱。”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补偿报销程序,“所有住院医药费先由本人垫付,等到出院后才可以报销,有时实在找不到钱了,不及时交钱又看不了病住不了院。”一位来北京打工的河南焦作农民工告诉记者。

  北京农友之家主要负责人孙恒会经常收到一些农民工因为住院缺几百块钱希望先借点的求救电话。

  2005年9月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决定:2006年将试点的县市、区由目前占全国的21%扩大到40%左右,到2008年建立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比原定目标2010年提前两年。

  一边是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增多,另一边是城市化推进更多的农民流向城市,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能不关注的重要群体。

  长期关注劳工利益的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认为,“合作医疗虽然是针对解决农民的医疗负担问题,但是面对越来越多的进城打工的农民,如果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确保医疗保险能够跟随保户迁移而流动就很重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