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小地产商退市暗流涌动 区域性行业洗牌加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5:47 今晚报

  一些地产商在宏观调控中消失,而另外一些却正在进行激进地部署。2006年地产行业的面孔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

  供职于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张先生,近日的工作空前忙碌。除了应付日常的工作事务,他每天都要负责接听来自全国各地新闻媒体记者的电话,解答关于“武汉地产商退市”的问题。

  事情缘起于2006年2月中旬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公布的2005年全市房地产年检报告。报告中显示,2005年,武汉市共有184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参加年检,这意味着有将近200家房地产公司正式退出武汉市场。

  虽然武汉市的实际情况并非与外界猜测完全一致,但还是引发了业内关于新政下

房地产商退市的大讨论。有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区域性极强的房地产行业来讲,各地区正在进行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行业重新洗牌时间已被大大提前”的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一致认同。

  二线城市激流勇进

  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武汉市对于开发商资质的年检期限在每年的4月至9月份。而对于开发公司来讲,能否顺利通过年检,是决定其是否能够继续存在的前提。记者从武汉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往年没有参加年检的企业一般每年不超过100家,2005年的数量在历史上创下了新高。

  但据其工作人员透露,事实上,武汉的地产业发展整体还是相对平稳的。“不要只看退出的数量,2005年全市进行登记的要求入市的企业也达到了190多家,因此整体来讲,总量持平,并且稳中有升。”

  该工作人员同时向记者透露,去年1~4季度武汉重点区域商品房住宅成交均价从2921.9元/平方米上涨到3561.06元/平方米,保持了平稳的增长态势。武汉市房产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该市商品住宅空置面积达108.6万平方米,与上年相比增长了54.5%,该市待售房屋已增至约9.1万套。

  但另据统计,武汉楼市在2005年第三季度开始降温,出现了价、量双降的局面。市场遇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部分开发商积极逃离地产业。

  武汉地产业的表现是否具有新政下地产行业的普遍代表性?

  同属于二线开发城市的成都,由于地处西部,除了局部有动荡外,整体波动较小,入市商明显多于退市者。

  原融创集团西南地区总经理李战洪介绍,成都的地产企业去年整体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特点,行业淘汰现象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洗牌的迹象已经显露无疑。

  深谙成都市场的李战洪介绍,虽然2005年也曾出现6月份整月只售出一套房的现象,但是纵观全年,成都的市场表现受新政影响非常小,鲜有诸多开发商退市的可能。

  李战洪同时认为,整个行业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外来地产大鳄使本土实力较弱的开发商生存受到挑战。目前中海、万科、上海复地甚至包括新加坡的地产商都在积极争抢成都市场。而重庆地产老大龙湖地产则一口气在成都市区拿到了三块地。

  另外,获利空间增大和政策支持使得一些二线城市正成为投资的热点。除了郑州、南京外,其他具备发展潜力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如哈尔滨、长春、青岛、无锡、宁波等,在2005年都一反整体市场低迷格局,开发投资势头强劲,地产商大多从中赚得钵满盆满。因此退市现象从逻辑上讲存在的可能性不大。

  一线城市洗牌加速

  而部分一线城市中小地产商的生存状况或许就没有这么乐观了,市场形势将更为严峻。

  北京市房地产企业年检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是从去年北京的年检结果来看,除去不合格的251家企业,剩下的地产开发企业中,能顺利拿到地的并不多,很多开发商都在焦急等待并积极寻求机会。

  另据中原地产提供的分析结论,虽然北京市场逃过了上海楼市的劫难,但是2005年整体表现低迷,预计北京2006年的投资热点将集中于石景山、亚北、北五环——北六环、广渠路等地带。预计随着大型房地产企业加速全国布局,2006年北京房地产行业“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将愈演愈烈。

  “注册在案的地产企业与拿到地没有钱运作的企业,还有根本没有拿到地的企业是有着天壤差别的三个概念。”李文杰表示,“由于一线城市往往会吸引具有全国战略的地产公司,这种争夺将更趋白热化,并且出现相互融合的特点。”

  以广州为例,万科一扫以往公开受广州本土开发商排挤的郁闷,成功竞得南海地块,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经济“适者生存”的体现,也是万科这艘“地产巨舰”本身号召力的表现。据悉,广州从2006年起土地招拍挂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在拍到地后要立即支付土地款,不再有以往3个月的延期支付。提高土地门槛,考验开发商融资能力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据中原地产分析报告显示,广州2005年的市场整体发展平稳。消费者自9月开始陆续走出观望期后,在供应结构及国内游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住宅价格在第三季度持续上涨。非住宅市场几乎未受宏观调控的影响,各大城市的甲乙级写字楼市场及商铺市场均呈现供销两旺的态势。

  由于广州地产市场的强大与理性,表面上近年房地产企业的结构变化并不明显。对于广州的开发商来说,拓展外地市场,吸收异地元素,才是促使其嬗变的动力。 来源:

中国经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