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以房养老”离合肥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1:34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年轻时“挣钱买房”,到老来“以房换钱”——这种以“倒按揭”方式获取养老资金的新办法正在上海、南京等地小范围试行,也引起不少本地市民的兴趣。据悉,建设部已委托一家保险公司对“倒按揭”课题展开研究。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传统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倒按揭”在将来会拥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由于传统观念、相关配套措施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很难在合肥实施。

  “倒按揭”悄然兴起

  所谓“倒按揭”,就是“住房反向抵押”,它具体操作模式是:人们在年轻时按揭买房,到老了再把房产抵押,按月领钱用于养老,辞世后住房由金融或保险机构收回还贷。

  据安徽财经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徐旭初介绍,“倒按揭”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新泽西州的一家银行创立的。如今在国外已日趋兴旺,主要有美国模式和新加坡模式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放贷对象都是62岁以上的老人,二者的区别在于:将房产反向抵押给银行的老人在去世后,其“剩余价值”(

房价减去已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是全部由银行占有还是归还其继承人。

  徐旭初分析说,美国模式其实是一种质押加保险的模式,相比之下,银行在扣除本金、利息和其他相关费用后,将剩余财产返还继承人的新加坡模式,风险更小。在这项新业务的推广初期,采取新加坡模式,更有利于市场的培育,同时也更符合中国人给子女留点遗产的传统。

  未来会有一定市场

  徐旭初说,目前国内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传统的子女养老、靠退休金和其他收入自养,还有社会保障措施提供的社会养老。“倒按揭”作为这三种养老模式的一种补充,在未来会有一定的市场。

  徐旭初分析说,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家庭最多可能要赡养双方4个老人,压力非常大,纠纷也时常产生。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养儿防老”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房子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大的一笔财产,他们习惯于将财产留给子女。当这笔财产交给子女却得不到他们的照顾时,那么老人的生活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利用“倒按揭”从相关机构每月领取一定数额的生活费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更加稳定,也会减轻子女的负担。“尤其对于那些无子女的、子女不在身边的或者与子女关系不佳的老人来说,‘倒按揭’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

  传统观念成最大障碍

  但另有人认为,国外“倒按揭”需求较大,因为国外的“丁克家庭”比较多,而且子女一般不负担赡养老人的责任,而在中国,子女赡养老人则是应尽的责任。

  “如果有子女,老人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取养老金,不仅自己在观念的改变上会很困难,而且如果子女不支持的话,还会恶化双方关系,这种冷冰冰的模式与中国的敬老传统不相容,所以‘倒按揭’在国内很难推行。”在某媒体工作的张先生的话,代表了部分市民的观点。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私人业务部总经理凌江表示,如果银行推行“倒按揭”业务,最大的难题就是传统观点的阻碍。他认为,目前在国内能接受“以房养老”的只能是极少部分家庭,因为许多老人会担心,如果将住房抵押,子女很可能就不肯照顾他们了,所以他们可能不愿用放弃亲情和关爱来换取现金。

  风险控制并非难题

  如果破除了社会伦理观念的障碍,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倒按揭”会有多大的可操作性?无论是专家还是银行人士均表示,这项业务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了,国内银行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因此操作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凌江介绍说,“倒按揭”的评估标准如何设定,牵涉到房屋现有价值的评估、对未来房价走势的判断、房主希望放弃的房子产权份额,还有对老人寿命的估算,的确非常复杂,同时利率也不好确定,控制风险的难度较大,但如果借鉴国外银行的做法,合理测算出风险程度,并据此严格控制贷款成数,风险还是能够控制的。

  徐旭初也认为,国内银行如果开展此项业务,只要操作合理,应该会给银行带来盈利。首先,房屋价值的评估,银行和很多专业公司都可以做,而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可用土地资源的稀缺,房子在未来贬值的可能性并不大。此外,由于人的寿命是呈正态分布的,可以依据人均寿命,采用概率学中的大数法则加以测算,降低预期损失率,以达到风险可控。

  尽管认为操作难度不大,但两位受访的人士均表示,“倒按揭”模式虽然初衷很好,但要在本地实行,还需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跨越社会伦理观念的门槛,因此在合肥两三年内还很难进入实际执行层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