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长三角经济发展面临变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9:0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姜业庆

  相较具有后发优势的京津冀地区而言,自去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出现滑坡的长三角地区,如何在快速发展中迅速转轨,如何继续成为活跃的“增长极”?26日上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举办的2006年《中国区域发展蓝皮书》和《长三角蓝皮书》暨中国区域发展论坛上,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讨。

  长三角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幅下滑

  据悉,长三角经济发展正面临战略转换,其增长从2004年出现小幅下滑,2005年下滑趋势进一步显现。2005年前3个季度,在全国GDP增长速度同比仅回落0.1个百分点时,长三角区域GDP增幅同比回落却达到了2.6个百分点。其中苏州和宁波同比回落了2.5个百分点,南京同比回落3.1个百分点,而杭州和上海同比大幅回落3.6个百分点。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景体华指出,从2005年上半年数据看,长三角16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11个城市的工业产值、11个城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个城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指标增速比2004年同期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其中核心城市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尤其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高投入、高能耗、低技术、低效率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长三角主要是以制造业基地的区域特征而崛起,且低端制造业仍然占据很大比例,其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所带来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在国家

宏观调控、资源约束日益突显等相关产业环境和区域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制造成本上升时,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长三角进行战略转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资源驱动型已走到尽头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田伯平认为,目前长三角粗放发展模式的表现和结果,就是面临

能源供给紧张、土地资源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以及社会发展滞后等问题。

  因此,专家们认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率先发展,关键是要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要改变过去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产业结构总体层次不高、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低、资源和环境恶化、经济整体素质不高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要坚持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

竞争力上,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快速发展。

  田伯平认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经济发展一般经历四个阶段:要素驱动、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长三角目前资源驱动的特征十分明显: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以低生产成本为主要竞争手段。如果说资源驱动是区域发展的必经阶段,长三角已经走到了这一阶段的尽头,尽快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推进已成为长三角的主要任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长三角未来发展和可持续的率先发展目标的实现。

  长三角需要经历一场经济革命

  田伯平认为,从目前来看,长三角仍然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还在进一步上升。2005年前三个季度,长三角区域GDP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2.7%,同比提升了0.6%;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达到35.8%,同比上升了0.8%。只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度的绝对值下降,占全国的比重同比下降了1.2个百分点。

  但是,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不能再按照原来的成长轨道走下去了,必须调整增长方式的“变轨”之势已经出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梅松认为,长三角经济发展走出窘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种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从长三角区域各城市的全面协调发展来考虑调整时期的增长空间。二是把经济增长从资源消耗模式转变为人力资本利用模式,从本质上实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三是把创新作为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手段与标志。四是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从经济一体化角度打造长三角整体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形成有机的经济体系。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