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午实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5日 11:45 新浪财经 | |||||||||
2006年2月25日,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同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师学会(香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2006’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新浪财经独家网络图文直播。以下为论坛开幕式上午实录: 主持人:
下面首先有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现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鲁志强先生为我们欢迎辞。 鲁志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非常欢迎你们参加今天的论坛。大家从刚才介绍的嘉宾名字里可以看出来,参加这个会议的来宾都是权威的机构,都是有学识、有研究的这些专家。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会办的应该是有水平的。 第二点我想说的是作为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它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很多时间,中国最早的一批500强企业就是这个协会开始颁布的。当然现在评价各种企业已经成了一种热门、一种潮流。而我们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却转向了更多的中国发展特别是跟企业发展的有关问题,组织一些有利于企业的活动等等这些方面。刚才主持人已经讲到我们这个会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时刻开始的,也就是在两会前夕开始的。大家都知道今年两会有一个重要的就是“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从中国来讲是第一“十一个”但是跟前十次不同的是这次规划的不同的指导思想,包括规划的方式跟过去都有本质的改变。现在中国关于经济发展、关于增长方式、关于改革方向、改革的途径都是讨论的热门话题。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我们讨论金融问题应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么说是因为,和中国许多改革比起来,中国的金融可能跟我们国家的建设、对我们企业的服务相对是比较滞后的。这不是中国这么专家这么看,国际上许多学者专家也是这么看的。在前几年,包括现在,甚至都认为中国金融是将来面临最大的风险之一。所以我们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下面实属机构,理所当然的金融问题要给予比较大的关注。 今年是加入WTO过渡期最后一年。前年中央专门开会讨论WTO后过渡期问题。其中金融业是一个重要的,就是如何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的进程?如何更好的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如何更好的跟国际接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这几年关注的问题,也是改革力度最大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有了很大的进展并没有完全解决,甚至有一些还很滞后。所以我们请这么多专家来,请政府的官员来请学者来,也请企业家来,我们一起坐下来谈一谈意义,看一看我们中国的金融如何往前走,如何走的更好?如何能够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我们中国应该有的一份贡献? 我们作为主办单位愿意通过这次会议,包括以后能给大家搭一个平台。平台这个概念现在用的很广泛了,或者说给大家一个舞台,给大家一个场合能够提供大家互相认识,互相交流,能够创造一份平实的,求实的氛围。能够解决我们大家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哪怕取得一点点的进展,觉得都是我们的成功。谢谢大家,祝论坛成功。 主持人: 谢谢鲁先生,接下来是国际金融财务策划学会的会长,但是因为他有公务在身,所以我们有请副会长林志雄教授代表会长致词。我们欢迎! 主持人: 接下来请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李保民副主任,他多年来一直着重研究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对产权理论、产权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改革问题都有深入的研究。下面有请他针对金融改革与制度创新阐述一下他的观点。大家欢迎! 李保民: 非常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讲一下企业改革的问题。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金融改革与创新”。我们现在正在扎扎实实的落实“十一五”规划,其中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重组仍然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是坦率的说当前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重组仅仅是开了一个头。突然表现为企业改革力度不够,主要还是政府外部推动缺少企业内部动力和外部投资者的进入。针对国资监管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涉及和应用企业改制重组,对落实,特别是国资委进一步落实国家要求的,调整经济结构,进行国有企业改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科学技术创新,这四项工作重任可以说是一个新的考虑。国内外的公司发展的经验都表明产业基金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改制重组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构建一只企业改制的产业重组基金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改制中的突出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构建企业改制重组基金对实现企业改革重组实现的重组手段有只几何基金、专家理财、市场运作的特点,可以有效集合外资、国有资本可以盘活一定的市场需求。集合资金之后,聘任专用的资金,针对不同的行业改革企业进行阶段性的投入,和退出在为投资的企业提供增量基金的同时,还会发挥专家理财的职能,为被投资企业制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市场渠道嫁接、战略合作伙伴引进,乃至上市资本运作等等。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目标。其次设定改制基金对加快国有企业改制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为企业产权多元化改制提供了新的投资主体。资金是投资国企改制项目成为股东以后,可以在产权结构上解决目前国有企业股权单一,股权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基金作为机构投资者,通过建立健全法制治理结构从公司决策上可以规避决策的现象。 三,基金实施主辅分离,实现资本市场上市使存量市场得以存活。从而增加就业拉动。 我再强调一下产业基金不同于一般的慈善基金、公益基金,它内在的特点和功能是在产权市场上进退自如,并在资本的流动中实现利益最大化。基金一般要展望3-5年受益。大家知道2005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是9000多亿,其中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基金里面去,改制重组对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具有重要亿。 如果基金是国有控股的,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和防止在一些企业出现所谓的国退民进的负面影响。在资本运作中实现保值增值。 第四,基金对推动企业改制,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基金作为追求被投资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中长期稳定机构回报的投资者,其投资中期通常与企业研发资金相吻合。投资后,要求企业加大投入,会从全球市场竞争角度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据统计,科技研发中心与基金的投资周期大体就是3-5年,要加大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切实加强自主创新,充分利用基金是一个重要的考虑。 总之在推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进程中,设计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基金是值得一试的新方法。当前宏观经济良好,改制基金需求量大,基金供给充足,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都为基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大家知道我们现在银行储蓄仅仅是个人就有15万亿,我们还有800多亿的外汇基金,还有刚才讲的我们现在因为制度的规避从94年开始国有企业税收上不去,这些都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提供了重要的基金供给需求。 所以当前设立国有企业改制基金已经成熟,当前应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构建基金的一些工作要求。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铅球企业重组和资产重组经验来看,成功的运作必须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因此过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必须有法律支持。比如产业投资基金法,要有一定的突破。为了推进产业基金快速发展,可制定产业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我们的法律法规不能出台的话,可以通过暂时的办法实施。等条件成熟以后出台产业投资基金。另外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也有利于在规范中规范产业的发展。 第二,关于资产处置方面的考虑,目前我国还没有系统的关于资产证券化方面的法律,也没有相关的业务。因此国企改制重组基金在改制重组方面也可以进行积极的创新和试点。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完善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呢?因为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涉及到投资人、基金管理人,各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予以保护制约。另外产业基金是涉及面较大的金融运作,为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以及保护投资者利益,通过法规进行严密的监管这即是保护投资者也是保护基金发展的根本需要。 第二要加快创新。要引入新的股东主体,在企业重组和需要、经营中创新。 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基金需要在金融创新层面上能够获得有关方面的支持,或者希望有关方面配套体系尽快建立。比如资本市场加快建设步伐,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出口等等。 三是要继续深入投资体制改革。应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政府资金支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财政补贴,政府的财政补贴在西方国家是用的较为普遍的政策性补助措施,主要是因为少数的总资金带动大量的资本投入。尽管政府的补贴有限,但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收益。 二是政府资金投资在必要的少数领域中政府可以实行直接投资政策。如政府直接投资一些高科技、基础科技项目,以增强产业投资基金项目的来源。政府也可以助资到相应的基金中,这样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大力培养资金管理人才,基金事业的发展与人才离不开。 1、国外引进与国内培养相结合 2、建立产业基金管理人才资格考试制度的淘汰机制,规范基金经理人的行为。 3、建立健全基金管理人推荐制度,保证新进入人员的质量。 4、构建与基金市场风险相对应的体系。 五、建立和完善国家的相关税收政策。 尽快建立和完善以税收优惠为导向的基金税收体系是促进国企改制重组基金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环节。投资基金是一个财产基金这决定了其不具有一般企业那样纳税主体性。基金的纳税需要明确的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因为国企改制重组基金进入企业,要么是当前不具备盈利能力,或盈利能力差,要么是非基金性资产。通过一系列的重组运作企业的盈利能力开始恢复后,政府可以在税收政策上予以支持,适度降低国企改制的成本,提高改制的收益水分。 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对基金投资改制国有企业获得资本收益实行税收,对基金投资者对基金所的分红给予优惠。另外,借鉴美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鼓励基金投资者发其的做法,建议有关部门对机构投资者,投资认购国企改制基金,按投资的比例实行投资金额税前的制度,可将投资金额的比例作为投资者的成本实行税前税收。 最后就是建立基金的监管政策。基金要进行资产重组,这就要涉及大量的财务等,在收购兼并政策、资产处置、财务处置等方面都需要相关政策的支持,以提高国有资产基金的盈利。同时考虑到国企基金的运作效果在严格实行产权交易的法规前提下,建议有关部门对基金投资项目允许部分实行场外定价,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提高基金流转速度,并降低基金的交易成本。 国外对基金政策给予一定的优惠,国企改制重组基金按照现行的办法注册费用相当高,不利于基金成长,建议有关部门给国企基金注册的时候采取特事特办的政策。也建议有关部门积极支持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社会资本的引入,共同参与国企改制基金的发起。依照相关做法给予国企改制重组基金特殊的政策,对国企基金上市一段时间的公司允许基金实行股份上市流动。 创建企业改制重组基金是一项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新探索。这种创新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要求的,也是现实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力度。 我的发言就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 多谢李保民副主任!各位准备到境外融资上市必须注意到相关的法律和风险,下面我们有请徐奇鹏律师。 徐奇鹏: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很敬佩刚才李主任分析中国有关基金的发展和研究和发展的计划我也很同意他的说法,就是说无论是从中国的角度还是海外的角度一定要用法律的基础。我今天主题是希望跟大家交流一下有关一些中国企业如果有机会获得一些海外的基金,或者有机会到海外寻求投资机会的时候涉及的法律问题。我现在发言的是比较微观的,可能跟今天的课题有一点不同。因为时间的关系,本来这个主题是要下午才讲的,但是有了一点改变。 国内经常碰到一些朋友,他们为问说现在有一些投资者愿意投资我的企业,我应该明白什么法律问题。有的国内企业问我说我们现在有很多钱了,很多基金了为什么还要到海外融资或者投资?这两个问题新加坡也好,还是香港也好交易所的人都会给你们介绍。国内企业到海外的话可以多理解一些海外公司法律的规定,了解他们会计的规定,海外公司很多税务比起国内来说要优惠。另一个要扩大你的业务的时候也比较容易。 所以总之我自己觉得我希望很多企业也觉得到海外投资或者融资对国内企业来说有很多好处的。 以香港为例,如果理解香港公司法的要求或者是一些规定的话,对你了解海外其他国家的公司法或者规定是比较有利的。另外由于很多国内企业变成三资企业以后有获得一些税务的优惠,所以国内企业了解香港情况、海外公司情况以外就建立了公司在国内投资,建立了三资公司享有国内的优惠。我跟大家沟通一下一般的模式是什么样的。海外投资方面如果国内企业来香港成立了一个香港企业,开了一个香港公司以后,用这个香港公司收购了国内企业,就把这个国内的企业的运营变成了海外公司的运营,变成香港公司到国内的投资方式。另外如果在香港找到一些比较好的企业的话也可以在香港收购一个企业,通过收购香港企业拥有它的股份。这个香港企业本身已经拥有一些国内的厂房或者运营,这样你就间接收购了国内的运营或者国内企业了。其实我们做了很多相关方面的交易,举个例子如果这个地皮这个地皮是国内企业拥有的,这样想要这块地皮有相关批准,成本比较高。他可以跟企业海外公司的股东商量,收购你在香港公司那边的股份,如果是这样的话收购一个香港公司的股份基本上是不用批准的,是商业行为。 另外一个就是融资,就是在海外找到一些基金有兴趣投入到你的公司,你利用什么方式进行融资呢?起码有两个方式,第一个就是国内的老板在香港跟一个香港的基金后面香港投资者的公司在香港成立一家香港公司,成立这家香港公司以后再到国内投资,或者兼并国内的相关企业,在香港的层面合作。另外一个方式就是在国内层面合作,就是他用香港的公司,你用国内企业的身份跟他共同在国内设立一家投资在国内运营的合资企业,这种方式也是很普遍的。说到融资的方式比较多的就是企业的上市,我主要介绍一下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的做法基本就是原来他们只有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原股东他们在香港会等设立一家海外公司,通过这个公司收购国内企业,然后用海外公司的身份在香港、新加坡、海外等等进行红筹上市。刚才说了那么多方式,在香港投资或者融资,不同的架构,每一种方式要盈利的地方在哪儿呢? 第一考虑一下如果在香港设立一家公司首先是怎么样的?因为最简单的就是在香港设立公司,用香港公司在国内投资,建立一些外商投资企业,就可以享受外商企业的优惠。但是我知道海外投资有一些审批的手续,因为里面也涉及到每一个地方政府审批的过程。在香港方面如果成立一家公司只需要一个自然人,或者一家公司,什么地方的自然人、什么地方的公司都可以。在香港设立一家公司这个人是一个单一的股东,这个人也可以是公司的董事,就是这么简单就可以成立香港有限公司了,不用批的,什么人去都可以成立一家公司。主要就是要一个香港的人当他公司的秘书,而且要有一个香港的地址作为注册地址。主要是用于有起诉的时候这个地址可以帮你接受。香港公司是有很多优点的,股东对公司不用承担个人责任,也可以用有限公司的名义购买房地产。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成立的费用比较高,而且每年要做一个审核,要找会计师做审核,而且清产整个程序也比较复杂。但是香港有限公司是有一些责任的,股东对财产是没有拥有权的,比如我是大股东让公司的财产帮我购买一些东西,这样不行。 特别要留意的是,公司最高权利机构是董事会,所有公司的决定都是董事会通过了就可以了。大股东没有权干涉董事会的决定,但是大股东有权召开股东大会把董事辞退。所以如果看风险,如果是一个国内企业,是香港公司大股东,如果你没有派人进去公司的董事局,如果他通过一个决定对你来说是反对的,那就没有办法了。另外公司最重要的文件就是公司的大纲和章程,这个跟国内也是一样的。再一个跟大家分享的是公司的股本问题,香港公司股本有几种,第一种是注册资本,或者注册股本。比如注册股本是100万、1万多可以。再一个就是实收股本,如果我认购了公司一股,一块钱没有给公司,那么我的责任就是这一块钱。大家说公司只有一块钱的注册资本怎么运作?凭什么买东西?购物?买房产?其实香港有限公司大部分注册股本、发行股本是很少的。公司可以有股东贷款,公司可以用这个钱。香港很多企业都是这样的,如果你们有机会在香港收购一个香港公司的时候,一定要把他的股东贷款债权也要买过来。 下面我分享一下收购香港公司的要点。第一首先要签买卖合同,说明大家收购公司股本的一些条件、买卖价、什么时候支付、什么时候成交,有什么保证。 第二是买卖文书、股票单据和买卖公司的文件。 第三一定要看它的最新的审计,因为对公司多了解一定要看它的具体财务状况。 第四,有一个股东贷款转让契约。可能它的注册资本只有一块钱,但是股东贷款可能是一个亿,如果你买了一股以后,如果没有做股东贷款转让契约,今天成交了,公司给你了,明天这个股东就找公司还一个亿了,所以一定要把这一个亿债权转给这个买家,买家就变成了整个公司的债权人了。香港很多公司都是这样运作。你可能会问我怎么知道公司有多少股东贷款呢?所以一定要看它的审计帐,因为这个审计帐一定会说明的。 关于责任方面,作为股东要付实收股本,比如我认购一股付一块钱。我现在我有一个亿的股本,现在我一个亿卖给你,你付给我就算了。明天有人找公司还款,说你是股东我不用负责,但是原来公司实收股本还没有付给公司,收购了公司的股本以后,公司的股东要追债是追你还是追我?当然是追你了。所以一定要找会计查清楚我认购的股本是不是把实收的股本付清了给公司。 另外要留意,公司对外欠债一定公司承担。我们国内很多客户找我们做收购公司的时候,说我已经跟他谈好了,成交之前所有的债都是他负责,以后新的我才负责。但是我们告诉他这样不行的,因为如果公司比如欠银行一个亿贷款,收购公司以后公司还是要还,如果他愿意承担责任,我们可以说明公司以前的债务由原股东承担。你一个亿给了原股东,他拿到了花光了,公司欠银行的钱,公司追你了,你说银行追他,不要追我,你说银行追公司还是追原股东?还是要追公司。追了公司你再追原股东,但是原股东已经没有钱了,所以到头来损失还是公司和股东。 下面跟大家探讨一下,如果在香港的公司或者基金成立一家香港的公司投资到国内去要留意什么呢?在公司内部运作里如果作为国内企业跟香港人成立一家公司中方是大股东,董事会你这边只有一个人,如果他把公司资产很便宜的卖出去,你知道了当然会反对了,其他两个股东说同意了卖出去了,你说我现在马上召开股东大会,不同意。但是他们之前已经董事会同意了,钱已经收了,公司已经卖出去了,你能不能推翻这个交易呢?不可以的,因为已经有一个合法的董事会同意达成了这个交易,这个交易是完全有效的。所以在香港来说董事会是很重要的。 另外一个股东有一个好处,很多香港公司他们可能大股东、小股东之间的关系除了章程以外其实另外还可以成立一个合同处理,如果在章程里有一些事情里面没有涉及的话可以在这个合同里提出来。在香港来说章程是公开的,但是股东合作合同这个不是公开的,你们之间可以有一些不同的安排。香港有些公司股本转让是有限制的,在香港一般有限公司股本转让是需要董事会通过的。比如我是小股东,你是大股东,我找了一个朋友说售让我的股本,卖过去以后,文件签好了,但是你要增发股票给新的股东的话一定要董事会通过。如果董事会不通过交易的话是没办法进行交易的。如果你担心日后有问题,就一定要在这个合同里说明一些条款。就是某个情况下有权要求你一定把你的股本卖给我,但是这里要考虑股价的问题。到时候用什么价钱收购呢?大家会有争论,如果担心这个情况,尤其是你们要留意很多基金公司他们是有一个退出的机制的。因为他们担心企业做不好。所以最好的退出基金就是上市了,公司股本卖掉了,如果真的不能成功公司要卖掉的话,我们要了解清楚认购股本的权利。 要留意在香港一般来说银行帐户怎么改呢?一般是一家公司董事会可以通过改的,所以这点一定要小心。第二,银行帐户动用自己是可以告诉银行的,我可以分A、B组,两组都可以确认才保险一点。如果合同双方股东担保的话,是按一定的比例担保还是按一定比例承担?香港来说合同是按双方的意愿,如果你跟银行借了1个亿,你是30%的股东,他是70%的大股东,如果你签了说明书说上面承担100%责任的话,银行是有责任追你的责任的。所以有机会在香港提供担保贷款的话一定要留意担保书的内容。 如果有机会国内企业跟香港企业合作,你们只是签订合同,而不是在香港或者海外设立公司。这个除了合作以外其实做生意的时候也会碰到。第一你跟对方签合同的时候看这个对方是不是合法有效存在?第二有一个企业找我们,跟某某公司合作拿了我们一些货,没有付钱,要起诉他,我说帮你查一下,可是拿到名字一查,原来根本在香港就没有这家公司登记。只要你给我一个名字、中文、还是英文,我只是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帮你查出来这个公司存不存在?为什么不做? 第二,签的这个文件是不是有公信力。你跟一家香港公司签约,签名的有效性是按注册的名字决定的。不是说在中国看公章就可以了,在香港雕一个公章什么都可以。所以在香港最重要的还是看签名。 公司的财务章在香港是查不到的,我们能查到他的注册资本、董事等等,但是我们查不到帐。因为香港除了上市公司以外其他的有限公司是不用把帐公开的。刚才说了如果公司注册资本两个亿,这说明他很有财力,不一定,要看清楚他发行股本是多少。如果注册是两个亿,但是发行股本是两股的话,那可能就两块钱。反过来他的发行股本一块钱是不是不能跟你做一个亿呢?不一定,如果股东很有钱完全可以跟你做一个亿的生意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看他的审计帐,因为这样可以看清楚公司的财务状况是怎么样的。当然审计帐也可能有问题,但是在香港来说这个风险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所以有机会一定要看公司的审计帐。 最后如果你想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比如他的资产是怎么样?在香港比较困难,在香港我们能查的只是说用一个地址查出来这个公司的业主是什么?反过来查有没有股票?银行存款是多少,这个要查是查不到的。所以有机会要跟香港公司签一个合约,要看他的财务状况的话,就请他提供每一年的审计帐给你就比较清楚了。 我刚才说了差不多所有的事情都是过去十多年的工作里一些客户问我们的一些合作涉及的法律知识和法律要点,希望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以后有什么事情希望跟大家探讨或者合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 多谢徐奇鹏律师。大家知道中国金融业发展迅速要提升金融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中央财经大学这方面也是不遗余力,下面我们有请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国华先生。 王国华: 很高兴代表中央财经大学参加2006年国际资本金融高峰论坛,也很高兴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央财经大学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银行家和金融管理人才,被媒体誉为“中国财经黄埔”中央财经大学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学科的单位和重要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我们感受到任重道远。学校金融学校的院长史教授帮助我给论坛提供了一份研究心得,题目就是“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未来”。我奉献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从三个层面陈述一下我们的一些研究。 第一个层面是中国金融发展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第二个方面是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最后谈一下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首先分析一下中国金融发展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经济全球化的的背景下,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国际金融运行的风险也增加,一些国家的金融危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制定金融发展战略,保证金融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是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任务。金融在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依赖于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近年来中国加快了融入国际金融的步伐,加强国际金融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的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一致的业务规范,和取向统一的管理法规又能够把国情、特点与国际惯例结合起来。并能够从全球视角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国际化人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迫切。 目前中国急需高素质的金融人才,金融业逐渐成为一个覆盖范围最广与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服务型行业。同时,又是一个最具有创新动力的知识、智力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因此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加强金融法规建设、规范金融行为、完善金融市场、维护金融竞争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健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大力加强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满足各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同时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第四,目前中国急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种类大致如下: 1、需要金融分析师。金融分析师是上世纪63年在美国首度推出,现在全球至今仅有3.5万人通过了考试。大陆目前只有50多人拥有金融分析师的资格,因此金融分析师会成为很热门的人才。 2、中国加入WTO以后会拓展关于个人理财服务方面的市场,对金融人才要求很高,必须在金融部门工作5年以上,拥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至少精通两个投资领域,门槛是相当高的,很少有人能够迈过去。因此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显得很迫切。 3、基金经理。 4、精算师。我国的发现法规定,金融保险公司必须聘任一名金融部门认可的精算师,并建立精算报告制度。目前我国拥有精算师不足100人,主要是两个体系,一个是北美的精算师体系,一个是英国皇家的精算师体系。我国94年开始培养英国皇家精算师现在各大保险公司的主要精算师也是从学校走出来的。其中90%以上从事保险业。随着保险业的繁荣以及顾问公司、金融公司、社保等领域进一步扩大,社会会在很多方面都需要精算师。精算师将成为我国目前最紧缺的尖端人才。 5、证券经纪人。旁边的投资群体为证券经纪人的崛起提供了市场。当亲证券经纪人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扎实的金融学基础,第二个是基于对市场的长期观察以后所得出的工作经验。 6、股票分析师。实践证明在股票分析师的引导下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都能建立全新的投资风险机制,明确投资市场分享。 7、信息主管。现在信息主管是很走俏的,很多机构都纷纷设立了CIO一职,但是目前信息技术的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 8、投资管理人才。目前我国金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其中四类人才前景最为看好。哪四类呢?一个是风险投资人才,一个是融资租赁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以及个人投资顾问。由此可见目前中国金融发展大量的高素质金融人。中国金融人才供给要满足上述人才的需求这对我们金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一下目前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 改革开放近30年了,为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实施了金融人才发展战略。具体来说有如下五个方面的表现。 一、大力发展金融教育事业,初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教育体系加快培养了大量金融专业人才。总的来讲有几个培养模式。 1、中专和专科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这个主要着重于业务操作性的训练。 2、本科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就是各个大学培养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人才主要培养基础,就是所谓的三基教育,基本的知识、基本的原理、基本技能。 3、是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两个层次。主要是立足于研究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同时还建立了快速人才培养通道,通过本、硕联读等方式加快了高级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金融从业人员培训,也就是在职培训。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和我国实际需要建立了培训体系,丰富了培训内容。目前的学历教育不能满足金融人才的需要,根据这个情况现在金融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这种职业化的教育是有很强的市场性,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进行的。现在各个大学的教育学院和社会教育机构培训企业正在分得这块市场。 所以当前进入培训市场的机构是多种多样的,以高校为主,现在很多媒体广告也铺天盖地的都是CIO的培训等等。现在国外一些著名的专业协会和培训组织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这个市场。这些培训我们总结基本上做到了四个方面的结合。 1、业余和脱产学习相结合以业余为主,主要是利用休息时间来学习。 2、以长班、短班相结合,以短班为主。 3、实践锻炼和组织考察相结合。 4、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主要是充电式的学习,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继续教育重新返回校门学习。 三、现在陆陆续续的引进了国际先进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体系。同时有一些组织也建立了符合中国本土金融环境的专业资格认证考核体系。近年来随着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逐渐开展业务,我国金融机构业务的国际化程度也提高了。国际上各种金融专业资格的认证考试也进入我们金融人才的培训体系。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五种情况:特许金融分析师、精算师、保险金融行业资格考试、金融风险管理师考试等等。这些国际认证考试的引进也带了我国考试体系的发展。中国监管部门组织别认可的考试正在继续放开,允许我国港澳台地区和外籍符合人员参加报考。职业资质考试的相互联合趋势来看逐步走向国际化。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金融培训领域国际合作加强。聘请的外国专家越来越多,举办的国际研讨会越来越多。 以上总体上总结了现在大陆金融人才培养的四种状况,总的来讲还是符合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需求,但是相对于中国金融业发展的未来,人才培养的形式还是需要进一步改善。下面谈一下关于人才方面的几点张望。 首先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专业高等教育将学历教育和专业资格认证、在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需要打通中高级人才的快速培养通道更快培养高水平的金融人才。逐步扩大本科直接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规模和渠道。同时,在硕士层次方面可以考虑按照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立金融专业学位、金融管理学位和金融学术学位,分别培养中高级金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学术型人才。 专业学位的金融硕士主要是培养金融工程师,保险精算师、理财规划与管理师、投资分析与管理师。需要补充的是现在我们国家的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猛,去年刚刚设立了会计专业学位,我们金融的专业硕士学位也正在申请当中,我想会在今、明两年会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的认证,会推出来。 第二个是管理学位的金融硕士。这个层次可以理解为金融MBA,主要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第二个层面的展望是要加强金融专业和其他专业的复合人才培养。金融专业知识的主体性和从属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关于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2、工程与金融的复合型人才。 3、金融与法律复合型人才。 4、跨行业的金融复合性人才。比如房地产金融人才等等。 展望的第三个层面就是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包括学历教育、在职培训和专业认证考试我们认为都有必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伦理方面的培养。提高金融人才综合性的专业素质。特别是职业操守在成熟的金融市场里显得很重要。这方面我们还很薄弱,要形成一个强势的约束机制,加强这方面的课程学习和培训。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对中国金融业人才培养和需求的一些基本考察。谢谢各位! 主持人: 多谢王校长。下面有请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梁桂先生向大家介绍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有请! 梁桂: 尊敬的大会主席各位朋友,非常高兴来到大会堂跟大家一起共同参加高峰论坛。根据大会的要求,要求我对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发要我个人的观点。 我的报告说的是“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去年上半年以来国家政府高层有关对于可持续发展方式的研究,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对于如何通过改变我们完全更多依靠投入、依靠牺牲环境、依靠低层次劳动力的成本代价来谋求经济规模式的增长,我们要改变这种模式,要形成以技术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所以去年从4月份胡锦涛主席专门去了威海,强调了要通过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来形成国家良性的经济增长的趋势。所以我想这个题目无论是目前中国中央政府所提出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我们更多的依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实现。等等层面包括原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这些特征说明了中国告别从改革开放前20年更多注重规模式的发展更多的注重质量式的转变。 第二个问题跟得到分享多元化意味着什么?这个一方面是出资人的多元化,原来是更多的依靠政府、政府的商业银行系统。现在我们讲多元化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在多元化的愿景下是不是意味着政府责任的缺失?政府在这里面有没有责任?所以我认为市场要做市场的事,政府要做政府的事。应该先明确政府先做哪些事剩下市场自然会做好。如果政府没有做到位的话,实际上问题是更加恶劣的,不能轻易的推托政府的责任。 今天简单给大家报告以下方面的问题,第一政府的投融资体系,再一个是形成多渠道的投融资模式。 (图)这个中国金融成长图,最早期的是发芽的时候,经过这样的一个走向,这时候是大量的投入。这时候是“三F”的投入,资金范围在2.5万美元以后。然后进入了风险投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在国际上称之为“死亡阶段”因为大量的企业在这个阶段死亡了。银行债务人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所以解决中小企业投资难的问题,如果不解决的问题,没有大量的小企业,在这个阶段是金融瓶颈,完全靠商业力量无法推动起来,这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区域,称之为“死亡峡谷”。后端完全是靠市场,纯粹靠政府办创业投资,纯粹靠政府办商业银行解决这个阶段的问题是不行的。 下面再分析一下政府有作为的体制。看一下国际层面,刚才我所讲的“死亡峡谷”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一方面设立创新基金,比如美国的SBI,包括它的514计划,都是在解决一方面在这个过程细数到商品的第一次跳跃式支持。这个过程说明最自由的市场国家,早期政府应该做的事是非常到位的。这是无偿资助。 第二个是引导商业银行,风险投资走到早端。他们怎么引导商业银行和风险投资走到早端呢?比如商业银行早段第一是管理风险过高,最大的问题是贷款的风险问题,美国的7A计划、514计划,分别给企业早期的企业50%-85%之间的风险,就是如果企业有风险,欠的钱国家、银行承担。反过来中国现在商业银行更多的采取贴息的方式。能够贷到款的钱依然是大企业,贴息的企业依然是大企业,小企业依然拿不到钱。风险投资也是这样,比如美国的SBIC(音)计划,对于个人企业投资于小企业的私人投资公司,投资小企业投一块钱作为美国的SBIC计划投资两块钱,其中的股权应该占有三分之二,但是美国政府只收取10%的受益。所以对于商业银行、对于风险投资都有直接的补助机制来解决早期在麦德伦(音)峡谷的困惑。看一下英国、日本等各国家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决定。中国现在我们的商业天使金融这样的系统非常脆弱,按照前年风险投资统计,大概社会资本只有5%左右。 国家创新基金是对于企业从技术到商品转化过程中无偿资助主要是对于技术到商品形成过程之间的补贴。在国家火炬技术上我们分了三个高新区,400多个孵化器,仅次于美国,我们力争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是跟国际环境相比我们还是非常弱的。 “商业天使”目前美国是5000万人的规模,中国大概是几百人的情况。商业天使不仅仅是MBA毕业的,但是更的是有具备创业经验、具备抗风险能力,所以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专家,他是能够有资金投入,同时能把自己的智慧带入初创公司的人,所以称之为“天使”。商业天使投资受益更多是在早期。(演示)看一下目前中国的情况,这是一个典型的商业天使数字规模,这块美国是760亿左右,VC+IQ大致于相当于早期,中国现在跟那时候的情况达到5%不到。所以从结构图可以看到我们整个金融系统跟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安排,包括政府应该做什么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大量的资本一方面是在外围市场的游资,包括民间的资本,但是无法进入到产业的早期。 美国政府资本导向资金是占28.7%,美国早期总资本有47%左右跟政府投入有关,而政府基本为零。(演示)这是全球非职业投资个创业投资的比较,大家看到韩国经济增长非常可观,商业天使占了排行是前几名的,而中国是非常非常少的。从中国这两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的风险预测有两大担忧。第一,整个风险投资从国内企业来看是减少的,第二外商风险投资机构占整个中国风险投资总量80%左右。所以国内民间的资本包括政府引导的资本严重不足这是最大的问题。可以看到最好的企业基本就是这些大的风险投资机构投入之后在海外上市。在海外上市过程中一方面企业得到发展,第二方面别忘了这种发展的有利性中国没办法享受到。包括在海外上市的这些企业,再融资的便利各方面的情况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对本土风险投资机构跟整个外资的风险投资机构我们感到是行在二元的结构。这从国家经济角度来说非常不健康。 为此我们04年10月8好跟深交所、国家发展行、包括火炬系统的中国投资专业委员会和高新区的孵化器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一个方案,希望能够通过社会各方的协同工作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整个想法是要设立对于小企业投资的规模基金,对于风险起作用,包括保甲制度的联保制度的小企业信用体系。通过包括天使系统加孵化器,进行一个技术性的安排。路线图计划04年开始我们感觉还是比较振奋,去年我们跟深交所大家一起工作,包括跟国家开发银行工作,我们发觉在火炬计划和创新基金,能够符合第二板要求的大致是2000多家。问题是我们有一大批企业挤压无法上市,而且他们的成长性非常好。第二个问题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所得是中国A股深沪两地市场的2.4倍。所以这是大量优质企业资源的流失。我们感到如果这个资本市场、证券市场无法培养出来自己的华为这样的企业,我们就感到非常有压力。 包括现在目前刚才讲的2000多家企业的整个培训上市计划,正在推动,包括我们一起跟深交所推动第三板的安排。 总之各位学者、各位同仁,多元化的能够形成一个有利于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融资渠道对中国非常重要。我们感到在这其中我们认识到政府的责任,必须明晰在市场体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如果政府反而在后端与民牟利的话我认为会造成市场更加不健康。市场风险最大的地方,市场风险资金无法注入的地方是最需要政府的地方。所以让我们携起手来能够推动国家未来的经济更好的发展而一起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 非常谢谢梁主任,今天上午的演讲到此告一个段落,以上的主讲嘉宾给我们奉献了精辟的演讲。下面有20分钟的互动时间,如果对四位嘉宾有什么您关注的问题可以在这儿跟大家做一个探讨。 再回顾一下今天的主题今天主题有金融改制与制度的创新,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保民副主任主讲的;还有一个主题是金融投资的法律风险是由徐奇鹏律师主讲的;还有一个主题是中国金融人才培养现状与未来是由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王国华主讲的;还有一个就是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是由科技部火炬高技术开发中心梁桂主任主讲的,对这四个问题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进一步了解的?(下面大家可以自由的到下面交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