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刘诗平、张建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唐双宁24日表示,农村信用社将在2006年内,由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贷款四级分类全面过渡到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五级分类。
唐双宁在农村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首期贷款五级分类培训班上说,为做好这项工作,4月底前要完成对农村信用社系统3万人的培训,此次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标志着大规模的
培训正式启动。
所谓贷款五级分类,是银行类机构采用财务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担保分析和非财务分析,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估算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将贷款质量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的一种管理方法。
唐双宁表示,在对农村信贷资金供应方面,农村信用社位居各银行业机构首位。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银行业机构全部农业贷款的比重达86.8%。但是农村信用社目前仍实行四级分类,造成家底不清,导致潜在风险突出、拨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低。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可使农村信用社在摸清风险底数的基础上,主要监管指标逐步达到标准,使农村信用社不断加大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并进一步通过资产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
唐双宁说,全国合作金融机构监管暨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农村信用社要用5至10年的时间分期分批逐步过渡到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机构。为实现这一目标,农村信用社实行贷款五级分类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他指出,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要在2006年底前完成贷款五级分类,时间短,任务重。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在2006年底前农村信用社所有法人机构全部完成贷款五级分类,用一年左右时间实现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过渡,2007年实行贷款五级分类为主、两种数据共同报送的“双轨运行”制度。(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