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中小卖场成零售业赴难先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19:47 中国产经新闻

  外资进逼 内企势弱 联合难成

  CIEN记者 杨未宏 北京报道

  “现在国家进一步降低了外商投资的门槛,那我们这些中小超市该如何生存?”一位超市店主一语道出省、地级城市多数中小超市、连锁店店主现在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商务部
发布的《商务部关于委托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通知》,将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将外商投资商业企业的审批权,绝大部分下放到地方商务部门。各省级中小企业对此通知反应强烈,据CIEN记者获悉,黑龙江省已有部分中小连锁集团老总或店主向市级、省级等相关部门反映,希望引起国家的重视和扶持。

  中小零售企业面临危机

  “国家对一些大的国企支持很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比较小。虽然在报纸、电视各方面都有支持的呼声,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我们实质上并没有受益。”黑龙江省立新购物中心的高总在接受CIEN记者采访时,情绪比较激动。“今年10月份,沃尔玛第一家店将在大庆正式营业,现在正在招人。地方对外企都有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而对民企却有着诸多限制。我们希望国家能给予中小民营企业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的扶持。”

  这是全国各地多数中小超市、连锁店店主的心声。随着外资商业企业审批权限的下放,必将促进更多外商投资中西部,这无疑给地方经济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机遇。外资进入能够为当地增加税收,创造就业机会,并带动周边物业升值。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在诸多方面给予外资超国民待遇。尽管外资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值得周边一些小型的零售企业学习和借鉴,但对于当地本土的同类企业,其冲击不可忽视。

  自愿连锁难成气候

  “一旦商务部新政策开始实施,简化审批程序后,外资的便利店、超市、折扣店将会快速渗透到地区级城市。”

  “虽然它们的数量仍然受到限制,但是多家外资进入,就是不小的数目,将对国内同类的中小型卖场造成剧烈的冲击,国内中小型超市必然面临吞并、倒闭和重组。”南京市江宁开发园区招商中心的杨主任对CIEN记者称。

  针对中小零售企业目前直面的生存问题,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强强联手,建议中小企业以自愿连锁的方式联合发展。“虽然多方提倡强强联手,河南的大张也确实是做得不错,但我们几个负责人在一起碰头时,也是谈谈而已,真正做起来有非常大的难度,甚至做不到。”高总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在资金、技术、管理上,国内超市都处于劣势。我们惟一能做的似乎只有自己增强内功,我们没有退路,必须往前走。”

  中国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于淑华称,自愿连锁形成的前提,是市场竞争使中小企业的生存出现危机,目前我国已开始进入这样的时期。尽管我国自愿连锁的市场条件和客观基础都已经具备,但处于种种因素制约,绝大部分企业的热情度不高,客观上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自愿连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是个互相淘汰的市场竞争时代,如果我们拒绝改变自己的话,我们最终将无法改变现实——家电业资深观察家于清教的话,也许能给中小零售业所面临的抉择难题,提供一个思索的空间。

  三足鼎立雏形渐现

  “1995、1996年外企刚进来时,对国内企业是一种警醒,在这5年内,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态势良好。可是在以后你赛跑不过别人。外国是几十年练兵,我国的发展时间很短。商业的形态,关键是看利和弊,如果5年后外企将市场份额控制到80%以上,这不是一家店或几家店的损失,甚至会对制造商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国家的影响将是无法估计的。”高总忧心忡忡地说。

  谁掌握了流通渠道,谁就能掌握工业命脉——这是零售界业内人士普遍的共识。我国零售业发展时间短,无论从资本实力、品牌实力、经营管理水平,尚没有一家企业能与外商的综合实力相抗衡。目前,外资零售巨头已在我国形成领先优势,有业内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将是其大举扩张、联合、兼并和重组的关键时期。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不到5年,外资零售业将掌控我国的流通主渠道。

  众说纷纭,零售业未来的发展呈现谜团,格局难定。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CIEN记者大胆预言,由于我国地大面广,情况复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别大,构成消费的分散性、多样性和层次性,不是几个资本集团、几种经营形式所能满足的。外资企业只能在部分地区、部分城市、部分业态占领一定市场。零售业将通过联合、重组等方式,逐步形成国内零售业的几大巨头;同时,以中小批发商和零售商为基础的自由连锁组织将会陆续涌现,零售业三足鼎立的雏形渐现,未来几年极有可能呈三分天下之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