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是把“双刃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09:30 解放日报 | |||||||||
持续飙升的燃油价格,让全国出租车驾驶员们叫苦不迭。前天,上海周边某城市公布了出租车调价方案,起步价一下上涨30%多。据说,上海部分出租车企业也在酝酿调整运价。 正式调价也好,酝酿调价也好,主要理由无非就是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问题是,上调运价,能否真正让出租车驾驶员走出竞争日趋激烈、收入日趋减少的困局?
根据人们对商品价格的敏感程度,商品的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大”、“价格弹性小”、“无价格弹性”三类。价格弹性大的商品,价格稍有波动,就会使其销售情况出现很大变化;价格弹性小的商品,价格变化对销售量的影响就比较小。而人们对出租车运价的变化比较敏感,也就是说出租车属于“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 以上海为例,在各类出行消费中,出租车消费高于公交车、轨道交通消费,但要低于私家车消费。当出租车运价上涨后,必然会使出租车固有的消费群体出现分化:一部分人改乘公交车和轨道交通,另一部分人索性“咬咬牙”购买私家车。随之产生的结果,极有可能就是:出租车单笔业务收益增加了,但全天运量却会“缩水”。 应该看到,涨价是把“双刃剑”,如果出租车运力投放不能很好地匹配高运价的市场环境,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很可能出现“不升反降”的尴尬局面。这一结论其实在一些城市的出租车市场已经得到验证。 而且,真的要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的收入水平,并非只有“涨价”一条路。 不妨分析一下,造成出租车驾驶员收入下降的一大因素,是燃油开支增加。燃油开支中,油价和耗油量是两个具有决定因素的变量。有些城市片面追求出租车的豪华,引入大排量出租车,客观上增加了燃油开支。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出租车高空驶率,更是让耗油量大大增加。解决这一办法的根本途径,还是逐步改变扬招模式。在欧美城市,出租车营运模式大多采用“电话调度+路泊候客”。信息化的调度网络会主动把需要车辆的乘客与停泊在附近的出租车“配对”,乘客打一个电话,几分钟后空车就会在指定位置等候。 笔者建议,与其让“涨价”与消费者的“荷包”博弈,不如换一种思路,依靠科技创新和观念更新,改变出租车的运营模式,收效也许会更好。 陶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