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广州土地供应将考虑“地区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11:29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讯记者丁灿报道:“我们现在几乎不用做广告了,房子走俏得很,老百姓中传言‘房产供应紧张’真是比媒体广告来得有效得多”,一房地产公司负责人调侃道。

  面对“去年房价上涨了近30%”的传言,不少地产巨头将其归结为“政府土地供应不足,地价过高,导致房价上涨”。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回应说,“去年广州房价涨幅比较平稳,十区一手住房实际销售均价每平方米5114元,比前年增长10.73%,不存在上涨
30%的说法。”

  但农历新年后广州土地市场的“第一拍”,以1.29亿元拍下机场路一地块,再次创下该地段地价纪录。这又引起市民

广州楼市“涨势难止”的担忧。在采访中一市民向记者表示,“前几年想买XX花园的房子,小区环境等各方面都不错,4000多元/m2,但当时觉得相对周围的房子来说单价高了点就放弃了。现在真是后悔,
房价
一涨再涨,目前那边的
二手房
都要七八千了。”

  房产专家:某种程度是人为拔高

  据中国新闻网的报道,对于上述提到的“第一拍”,有房地产专家认为,广州的地价其实并不算太高,之所以会让人们觉得地价屡创新高,只不过是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拔高”而已,“媒体对超高成交的地价特别感兴趣,而低价或底价成交的地块则小幅报道。”

  据广州房协统计:去年广州公开出让的地块大约20幅左右。10月中旬之前广州市一共公开出让了17幅土地,去掉两幅加油站用地,只有15幅商务或商住用地。其中有7幅是底价成交的,只有4幅成交价位比较高,一是珠江新城商住地,被瑞丰公司以楼面地价人民币3348元/m2拿下,这个价格现在看来是相当划算和合理的;一是白云种鸡场商住用地,以3300元/m2成交;还有两幅是琶洲拍出3818元/m2和6223元/m2天价的“过气地王”;其他几幅地块均在2000到3000元左右。

  不少房地产专家认为,广州地价屡创新高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政府竞拍出让土地较少和方法不当。目前,土地公开出让一般是采取先挂牌、再竞拍的形式,这种形式必然会导致价高者得的结果。再加上目前公开出让土地的数量比较少,去年大约只有20幅左右,主要还是靠市场存量土地来维持;今年据说增加到50幅,但相对于众多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依然难以改变僧多粥少的局面。再加上竞拍的方法不当、推出的地块与市场需求不符等原因,造成公开拍卖地少价高的结果。

  国土房管局:土地供应充足

  广州市国土房管局近日正面回应“地荒论”:广州土地供应充足,房屋市场不会有“地荒”之虞,近期楼市不排除哄抬因素,市民宜审慎入市。未来新老城区供地将统筹兼顾。

  据国土房管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2001年到2004年间,多数大中城市房价猛涨,而广州市房市波澜不惊,其主要原因是广州一直维持经营性土地的稳定合理供给。根据房地产开发一般周期,从获得土地使用权到售楼的建设开发时间大约需两三年,因此,与2005年、2006年房地产价格紧密相关的是2003年、2004年的供地数量,而这两年恰恰是广州历年来土地供应量的最高时期。其中2003年经营性土地出让面积超过5.7平方公里,2004年经营性土地供应总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6.6平方公里。

  除了这部分土地外,还有存量的未完善手续的土地。按照有关规定,这部分土地也将由政府回收后重新出让。这些存量土地的逐步盘活,再加上政府充足的经营性土地资源储备,今后全市经营性土地市场供应尤其是住宅用地完全有保障。

  另外,近两年楼价飙升的原因之一,是原八区楼市供应不足,因此有必要加大中心区的土地供应。有关部门已多次表示,今年的土地供应将考虑“地区性的实际需求”。

  据悉,目前广州市政府手上有金沙洲(约8.26平方公里)、琶洲(约6平方公里)、广州氮肥厂及其周边(约3平方公里)、白云新城(约2.1平方公里)、员村(约1平方公里)等多个大型储备项目。还储备了大量旧城国企搬迁后收回的土地,这些土地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其分布于老城区各个地段,这些土地的推出将有助于稳定老城区房价。

  (Robby/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