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汽车产业动“政策手术”并非“牛刀杀鸡”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9:5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汽车产能过剩带来的理性思考、重新“洗牌”与大企业的重组机遇,让人们对国内汽车产业总体发展趋稳产生信心与希望,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出台也是呼之欲出。 前不久,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曾表示,新的汽车产业政策已经通过提高技术门槛调节汽车产业发展,同时提出管好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国家发改委今年初对已发放的WMI(世界制造厂代号)进行了清理,在拟撤销的清单中,百余家企业将被永久终
“为汽车产业‘降温’,绝不能忽视‘政策药方’。”有关人士说。 “政策药方”的关键在于调控。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建立统一公平的汽车市场,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地方保护,通过市场竞争淘汰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并完善汽车产业退出机制。今后在上项目时,有关部门应该坚持完善汽车生产项目的核准条件,例如建立产能利用、盈利能力、发展自主品牌的投入等指标体系以及参考值;对于汽车企业扩大产能的项目,应该对该企业最近三到五年的指标进行审核。 “政策药方”的关键还在于引导。各级政府应尽快调整业绩考核指标,增加注重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指标,抑制投资冲动。同时,鼓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战略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在“造车故事”发生较多的浙江省,有关部门表示,要进行资源整合,支持鼓励省内企业联合发展整车,提高整车生产集中度,重点研究经济型轿车、皮卡车和SUV车、中高档大客车、重型卡车和专用车的规划布局,发展培育若干个有竞争力的整车生产基地,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区域格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好的苗头。 这些举措代表了一些产业界人士的心声。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说,把紧进入汽车业的大门应成为政府部门的治本之举,重点是三个“管好”:管好土地审批;管好资金进入,鼓励自有资金,限制贷款,以免把银行拉下水;管好项目负责制。 “政策手术”治理“汽车产业发烧”并非牛刀杀鸡,应用政策办法有助梳理行业布局、清理无效产能。(李亚彪) (日京/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