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文
1991年印度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后,经济增长的势头更强,2001—2005年度的五年中实际GDP年均增长达6.5%,其中2003和2005年度经济增长分别达到8.5%和7%。一些国际机构和专家甚至预言,50年后印度的经济规模可能超过美国和中国。美国高盛公司曾预测,今后印度经济增长如保持5
%至6%,那么到2050年印度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印度经济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都在探讨其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印度在独立后的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增长缓慢。据统计,自1950—1979年的30年中,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3.6%。而1991年起实施经济改革后,经济年均增长率是原来的一倍,2000年后增长加速。主要原因是:
1.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关系
1991年印度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时,对外经贸规模很小,贸易额只有240多亿美元,国外的投资也只有1.3亿美元。政府为迅速发展经济,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扩大对外经贸关系。首先,努力扩大出口,对出口企业提供各种鼓励和金融支持,改变进口替代为出口导向政策;大幅度削减进口许可证和进口关税,最高税率由1991年的150%,降低到60%左右。其次,使卢布逐步贬值并使之成为可兑换货币,1991年印度对卢布贬值幅度高达22%,1993年又完成了汇率并轨,使卢布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第三,取消非关税壁垒,简化进出口手续,实行较自由的进口政策,取消政府出口补贴,使外贸管理与国际接轨。第四,积极引进外资,提高合资企业中外资所占比例;开放印度股票市场,允许外资进入股市,对外资开放更多的领域。第五,积极建立经济特区,已经建立了14个,还计划进一步增加。第六,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国内基本取消工业生产许可证,不仅允许企业向国际金融市场融资,还支持企业对外投资、走向世界。
经过10多年努力,2004年度印度的对外贸易一举达到1762.9亿美元,比1991年度增长了6倍多,政府公布来自国外的直接投资额也达到150亿美元。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扩大,促进了印度国内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004年GDP达到6853亿美元,人均GDP由2000年的455美元增加到630美元,外汇储备也达到1304亿美元。
2.大力发展IT产业
1991年印度经济改革后,IT产业也获得飞速发展。政府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扩充国内理工科大学,放宽有关通讯领域的限制,完善通讯网络建设。IT产业不仅成为印度经济的支柱产业、增加就业的重要部门,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据印度国家软件服务协会的资料,1997年IT产业的出口市场规模只有50亿美元,2004年增加到290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近40%,年增长率达28.5%。其中出口增长最大的是软件开发、售后服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业务软件的外部委托生产。印度IT产品的用户多为欧美企业,印度IT业的优势在于英语好、语言上无障碍、便于沟通;人才多且劳动成本低;经验丰富、管理水平高等。
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所以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根据印度国家软件服务协会的调查,2003年获得工程技术学位者,印度有29.8万人、中国19.5万人、日本10.3万人、俄罗斯8.2万人、美国6.1万人。近年来,由于从事IT产业人员的收入高于其他行业,所以希望到IT产业就业人员急剧增加,现每年有15万人在IT产业就业,已经成为增加印度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部门。印度IT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只有美国同类技术人员的五分之一,所以美国是印度软件产品的主要市场,据有关资料显示,印度软件产品在美国市场占60%,中国从美国进口的80%的产品中有70%是印度生产的。据说菲律宾和中国IT业的工资水平低于印度,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均不能与印度相提并论,无法与其竞争。
另外,印度还非常注重著作权、专利、电子署名、数据保护、防盗版、个人隐私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建设,法律较为健全,受到顾客的高度信赖,愿意使用印度IT产品。
一般认为,印度IT业的优势将继续保持5—10年,随着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IT产品的需求也会迅速增加,印度IT产业的发展将日新月异。
3.发展制造业,增强国家的竞争力
近年来,印度正在为提高国家竞争力而努力。其重点之一就是发展制造业,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政府2005年9月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因为印度在设计方面实力雄厚,所以将走以设计为主的制造业道路;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努力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以汽车产业为例,印度汽车产业的成功并非依赖于跨国公司大量的资本投入,也不采用耗资巨大的自动化生产,而是依靠智能化的设计开发出造价低廉的本土化车型。当地工程师已经开发出Scorpio等新型产品,这是一种SUV车型,其零售价仅为美国车的一个零头,印度汽车市场将快速发展,有人认为10年内可能超过日本,2030年可与美国市场相媲美。
印度在促进企业自身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大力培育企业的知名度,如知名企业塔塔集团、维普罗公司等,这些公司目前已有一定实力与跨国公司竞争。几年来,印度国家竞争力提高也很快,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与印度的差距比过去更加缩小了。中国和印度分别排在第49和50位,中国下降了3个位次,印度则上升了5个位次。
4.结合本国特点发展第三产业
印度还是发展中国家,但是2003年第三产业在其GDP的构成中已高达50%以上,可见印度第三产业的发展高于一般发展中国家,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与印度结合本国的特点,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关,也是近年来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经济改革后,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IT产业的大发展,印度在服务业领域更是如鱼得水,占尽风头。预计,由于世界对IT相关产品需求的持续增加,印度的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