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经济透视:内地期货业赴港,慎行“出境”第一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8:4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二日电 题:内地期货业赴港,慎行“出境”第一步

  中新社记者 贾靖峰

  据CEPA协议,内地期货业今年起可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去年十一月,中国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在深圳明确鼓励内地期货业“走出去”,并透露相关细则正在研究,“赴
港”自此提上日程。

  虽然至今监管层尚无正式文件颁出,但进入本月,业内“赴港”话题渐谈渐热,此间媒体频传“细则”颁行在即,赴港“箭在弦上”。

  门槛不低,任重道远

  作为亚洲重要金融中心,香港对内地期货业一直具有相当吸引力。不论监管层还是业界皆有共识:在港设立分支机构是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及行业风险、扶持国内期货公司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

  不过目前够条件入港投资的内地期货公司并不多。据悉,“门槛”包括公司五年内至少有三年盈利记录;净资本不低于四千万元人民币等。二OO五年内地期货业整体低迷,此间“黑马”金瑞期货公司以超过一千万元人民币的收益成为深圳期货业“新科

状元”。

  刚从香港考察赴港事宜回来的金瑞期货公司总经理姜昌武接受了本社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内地期货公司目前经营状况单一,品种仅限于商品期货,业务仅限于经纪代理,香港期货业相对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内地期货业改善经营窘境。

  慎行“走出去”的第一步

  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部高级总监戴志坚对记者表示,香港期货行业市场经验丰富,并不会因内地期货业进入受到冲击。

  相对香港同业身经百战的坦然,内地期货公司的表现则是慎之又慎。

  姜昌武表示,最大的顾虑在于两个关键点:一是外汇兑换的限制,二是一九九九年颁行至今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禁止内地期货公司进行境外期货代理。

  中国期货业早期在国际期市的盲目发展曾带来巨大冲击,境外期货交易也最终被一纸《条例》严格禁止。

  一方面外盘交易被禁止,而另一方面,内地期货公司赴港最大的优势和赢利点恰在于丰富的内地客户资源,及为内地客户代理外盘交易的巨大潜力。对此中国期货业协会研究人士亦表示,这一矛盾正是内地期货“走出去”的关键点。

  “如果我们现在赴港设分支,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实质意义不大。”姜昌武说,“之所以非常谨慎,一直在调研。是为了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探寻最可行的办法。”

  探寻可行之路

  金瑞期货、实达期货、深圳中期等业绩排名前列的公司成为赴港的“种子选手”。这些公司有的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派员赴港调查的工作,有的已派遣五六批人员。

  尽管政策限制客观存在,但多番调研后亦有一些设想浮出。姜昌武表示,内地期货公司在港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香港

证券公司多数从事金融期货的交易,少有经营商品期货业务,而这一业务是内地期货公司的长项。

  此外据业内估算,内地企业在港的闲散资金数额可观。姜昌武说:“我们很难找到这类资金的准确数据,其投资稳健,领域多集中在股市,期望长期稳定的回报率,期货套利对他们会有相当吸引力。” (完)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