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洋品牌缘何频频触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 07:43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今年西方情人节前夕,已频亮质量红灯的索尼在中国又曝出“问题电视”的负面新闻,无独有偶的是,杜邦、麦当劳、可口可乐、雀巢等洋品牌也相继曝出了质量丑闻。洋品牌为何在中国频频触雷?

  A可口可乐

  未对中国儿童限售

  缘起:可乐在欧盟停止对儿童宣传

  记者日前获悉,世界知名的软饮料生产商可口可乐、百事等公司已于1月25日达成一致协议,停止在欧洲市场上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饮料广告宣传。同时,这些企业还将停止在小学校内出售软饮料。其目的是为配合欧盟开展消除青少年肥胖的运动。

  欧盟负责卫生和消费者保护事务的委员马科斯·基普里亚努不久前警告说,目前欧洲有40万以上儿童超重。在美国,软饮料被认为是造成肥胖问题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资料显示,北美地区16%的儿童和青少年体重超标。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的数据亦表明,美国十几岁男孩平均每天喝的软饮料所含糖分,相当于15茶匙白糖。2005年8月,

可口可乐和美国饮料协会达成协议,其产品在美国中小学校园限额销售。

  可口可乐:未对中国儿童进行限售

  在国外,又是积极在中小学限售,又是对12岁以下儿童停止广告宣传的可口可乐,对中国的儿童又是如何做的呢?2月17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可口可乐中国(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服务部信息中心电话是语音提示的,但是没有设产品质量按键,记者只能按投诉这个提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小姐说“不接受记者询问”,如果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投诉和咨询才可以回答。记者问为什么可口可乐公司在欧洲要停止对儿童做广告?为什么在中国不对中小学校停售可口可乐?这位自称可口可乐不会导致儿童肥胖的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说:“中国儿童和其他国家不能比,不怕肥胖。而且可乐瓶上标着产品说明,看说明后再饮,也不会肥胖。如果有儿童担心肥胖,谁也没有强求他必须饮。”

  随后,记者拨通了可口可乐总机电话,要求采访有关负责人。接线人员告诉记者,可口可乐一贯不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如果哪家媒体想采访,就发一个采访提纲过来,公司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接受采访。可口可乐客服部一位先生对记者说:“可口可乐客服部没有接到任何关于产品产生肥胖的投诉,广告针对儿童应该停止的说法也不会采纳。”

  百事可乐:致儿童肥胖可乐应该停售

  2月17日下午3时,记者采访了百事可乐客服部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可乐里面含有过量白砂糖,过量饮用可导致肥胖,尤其是青少年儿童。

  她还告诉记者,目前百事可乐正在筹备更新换代。一种木糖醇很快就会代替原来的白砂糖成分,这种糖分不会改变可乐的味道,但是可以避免儿童饮用后产生肥胖。

  而且,目前也有避免针对儿童做宣传的倾向,在公司选用代言人上,从郭富成到刘翔,大多都是针对成年人的广告。

  她还表示,百事会不会从根本上取消针对儿童的广告,还要看中国的可乐市场大的宣传氛围,要取消可能涉及到的企业都要参与,不可能让某一家取消。

  B雀巢

  碘风波影响销量

  “受去年雀巢‘碘风波’的影响,现在人们对雀巢的产品好像总是存有戒心。目前商场里的雀巢产品比出事前销售额下降了。”近日北京家乐福、北京华联等超市销售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明确表示雀巢产品因受去年一系列事件影响,导致销售不畅。

  缘起:雀巢碘含量超标

  2005年5月25日,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一份质量抽检报告,“雀巢”奶粉赫然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其抽检结果是碘含量为198微克/100克。而《婴儿配方乳粉国家标准》(GB10766-1997)规定的碘含量为30—150微克/100克。据悉,过量食用碘和碘缺乏一样会发生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炎,且儿童食用过量碘更容易甲状腺肿大。雀巢公司对碘超标的解释是牛奶原料天然碘含量波动造成的。

  针对雀巢公司碘超标原因是牛奶原料天然碘含量波动的说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儿童食品专业学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严格控制生产的企业,完全应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消费者:不再信任洋品牌

  “雀巢出了‘碘风波’后,我们对洋品牌也不再信赖了。”在北京家乐福中关村店,李女士告诉记者,“我以前经常买雀巢的产品,觉得洋品牌质量肯定比国产的好。但自从去年雀巢发生碘风波之后,对于雀巢公司的解释,我记忆犹新。我现在不敢买雀巢的产品了。”李女士表示,自己之所以不敢买雀巢的东西,是因为怕食品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更怕产品会再有问题,再加上雀巢的很多产品都和奶制品有关,出于安全考虑,她已经很久没有买过雀巢产品了。

  “这种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北京华联商厦广安门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消费者买东西都比较重视品质。是不是洋品牌倒在其次了。雀巢一种产品出现了问题,那么这个品牌的其他产品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影响。再加上现在奶制品品牌和种类繁多,国产的很多奶制品质量也很高,口碑也好,消费者自然会移情别恋,这无疑会给出现问题的产品带来更大冲击。

  C麦当劳

  炸薯条引起争议

  缘起:麦当劳辩解出纰漏

  2006年2月8日,麦当劳公司承认每份麦当劳炸薯条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新增三成。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称,麦当劳的油炸食物危及男性生殖功能。2月10日,麦当劳在给中国某媒体的声明中称,其用来炸薯条的油为橄榄油,次日即2月11日,麦当劳再次对该媒体发表声明,称由于“翻译错误”,所用油并非橄榄油,而是棕榈油。2月13日,新华社消息称,麦当劳公司宣布所售薯条含有小麦和乳制品等潜在过敏原成分,可能导致某些消费者过敏或者其他身体反应,而此前麦当劳一直宣称所售薯条中没有上述潜在过敏原,对乳制品过敏的消费者可以安全食用。至此,麦当劳在中国消费者的视野中陷入了尴尬境地。

  消费者:麦当劳光环不再

  2月15日至17日,记者先后走访了麦当劳在北京的部分分店,并随机采访了数名消费者。在近二十位采访对象中,有九成人士表示,对麦当劳如此解释反式脂肪酸事件感到不满,对洋快餐的营养问题感到担忧。

  在北京银行系统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麦当劳如此解释反式脂肪酸事件,让我们普通消费者感到十分失望。洋企业如此出尔反尔,这么不负责任,让我们感觉麦当劳这个洋品牌已经丧失了基本的企业良知。我是不会再到麦当劳就餐了。”一位三十多岁的王女士则对记者说:“麦当劳在解释反式脂肪酸事件上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把消费者当上帝。现在麦当劳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一落千丈。”王女士还说,麦当劳在国外早就被称作“垃圾食品”,谈不上有营养。高热量只会给人带来麻烦。现在常常看到大人带着小孩子去吃洋快餐。真想奉劝他们一句:洋快餐,还是少吃为佳。

  麦当劳:管理人员称不知情

  2月17日,记者几次致电北京麦当劳公司公关部经理王建辉,但是始终没有人接。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接通后,接听电话的人是一位自称天津分公司来出差的市场部工作人员。在被告知王建辉“休假两个星期下周才能回来”之后,记者询问休假期间其工作由谁接管时,这位人士讲“负责接管她工作的那个人出国开会了”。当记者问到针对近期麦当劳出现的风波,公司有没有对外界的说法时,这位人士说:“我也刚刚休了一个星期的假,都是从媒体得知的消息,公司有什么反应还不清楚。”当记者询问薯条中含有什么成分时,这位人士说道:“我又不在餐厅工作,所以我也不知道有什么成分。”

  专家点评

  未来三年是洋品牌在中国的高风险期

  “洋品牌今明两年还会有类似事件出现。”上海交通大学品牌战略研究所余教授这样表示。

  余教授认为,有三个直接原因促使未来三年成为国际品牌在中国的高风险期。

  首先,他认为跨国公司在过去被过度追捧。消费者对洋品牌的选择基本上不加怀疑,而跨国公司也习惯了这种追捧,基本上不把中国的市场和消费者看得太重,以至于出现问题时他们的态度非常傲慢。

  其次,中国和国际的标准有很多差异。过去对某些产品的要求偏低,使得一些在国外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到中国就变成合格的了,因此很多跨国公司把一些淘汰了的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上。在中国全面跟国际接轨以后,国际产品的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了。

  再加上媒体的广泛参与和对一些国际品牌的问题的披露,使事情的真相能更多地、更彻底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国际名牌在中国的危机事件处理和反应速度普遍不好,从最起码的心态上讲,他们认为欧美市场才是他们的主要市场。危机事件不管是对国际名牌还是国内名牌都是值得反思的。”

  专家建议

  慎食洋快餐

  中国营养网专家龚先生对目前仍有很多人热衷洋快餐表示遗憾:“洋快餐的油炸食品很多,明显违反营养规律。致癌是一个事实。”针对洋品牌快餐的火爆,龚先生认为:“商家由于利欲熏心,肯定要大力宣扬自己的食品。同时国家对规范洋快餐的法规也相对滞后。百姓是很无辜和无奈的。”龚先生表示想提醒消费者:“过去有很多文盲,后来有很多法盲,现在又有很多营养盲,消费者必须提高健康营养意识,科学膳食。”

  洋快餐不断暴露的营养安全问题,在受到不断关注和炒作之时,也成为商家新的挑战。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表示:“麦当劳作为国际品牌,由于科学标准的不断变化,科研机构研究项目的不断更新,品牌本身越来越受人关注。但是这种跨国经营企业在安全、营养方面会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办法。针对目前的‘麦当劳事件’,我国的卫生部门尚没有表态,所以还很难界定它的问题所在。”

  中国食品协会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食品安全问题,实质上已上升为社会问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可以反映出政府的执政能力。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迫使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政策法规的早日出台,已经被消费者寄予厚望。

  新闻链接

  特富龙原料很可能致癌

  美国环保局下属的科学顾问委员会15日得出一致结论:生产特富龙等品牌不粘和防锈产品的关键化工原料——全氟辛酸铵(PFOA)“对人类很可能致癌”。

  科学顾问委员会当天举行了一次对公众开放的电话会议,所有成员都投票支持今年1月份起草的《全氟辛酸及相关盐类化合物对人类健康潜在影响的评估报告》。

  这份报告指出:动物实验已表明全氟辛酸铵是能够引起动物身体多个部位发生癌变的物质,它对雄性和雌性都存在威胁。科学顾问委员会的主流看法是,全氟辛酸铵对人类有潜在致癌作用,符合美环保局“很可能致癌”的定义。

  报告支持了美环保局早先得出的全氟辛酸铵能导致肝癌、体重减轻等结论,并建议更详细地评估全氟辛酸铵在诱发肝、睾丸、胰腺、乳腺等不同部位肿瘤中起到的作用及非致癌毒副作用。综合新华社、财富时报、销售与市场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