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良资产“盛宴”不应让外资独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2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2005年11月25日,一条消息再次震荡了中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银建国际实业公司(0171.H K)公告称,该公司以5.46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账面值为364.4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包,同时以2.733亿元的价格将该资产包的50%售予了花旗集团。

  因为此次收购创下了两个之最:一是创下了外资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规模之
最;二是收购价格仅为资产面值的1.5%,创下了外资投行收购中国不良资产的价格新低。所以也引起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是不是“贱卖”了不良资产的疑问。是不是“贱卖”了,现在还没有定论。但是,以前的几次不良资产处置都有“贱卖”的嫌疑。

  虽然说不良资产的转让价值与账面值多少基本上没有关系,但是不是“贱卖”了还是有据可查的。如,2004年信达

资产管理公司将账面值达569亿元的不良资产打包以8.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银建国际,作价仅约账面值1.5%,随后银建又将这笔资产以2%的折扣卖给了花旗银行。银建国际的超低价甩卖在当时引发了极大争议,但国资被贱卖却不容置疑。再如,2002年“流产”的
长城
资产管理公司向高盛协议转让账面值40多亿元的两个不良资产包,以及中国建设银行将江浙一带的账面值35亿元的不良资产打包出售,如果交易成功,国资流失要比收回的多很多。

  在不良资产的交易中,为什么老有“贱卖”的嫌疑呢?除了出售价格“是最容易藏有玄机”之外,我以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良资产的交易市场不开放,缺乏透明度。因为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大都采用向境外投资者打包销售不良资产的模式,因为这样一次就可以处置金额数以百亿元计、内含上千项资产的不良资产包,正是由于求大求规模以高价把一些想购买资产的人挡在了“一级投资者”之外,迫使想购买资产的人不得不再从购买成功的外资手中购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之是把巨大的利益让给了外资。2001年11月29日,华融将账面值为108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资产包出售给以

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标团,摩根士丹利一分钱的风险也没有冒,一样资产也没亲自处置,就从华融净赚至少10亿人民币。

  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吗?有关部门希望“把外资引入不良资产领域,不光是能够引进国外的战略投资者,利用外国的资金,更是能够利用国外金融机构在全球各地的影响力,把最佳的国际做法引进来,把战略投资引入进来,然后使得企业的管理方式得到改进”,然而这样的希望没有成为现实,外资没有长期打算,只是“短线”投资,只是买上中国的不良资产,然后再转手加价卖给中国的投资者。我们成了白交“学费”没有学到东西的“傻瓜”,还在帮着老外数钱。

  随着中国加紧进行金融改革,未来几年,不良资产的供应将会增加。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体系内目前约有500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仅次于日本位居亚洲第二。无疑中国的不良资产将是巨大的“盛宴”。然而,这巨大的“盛宴”不应该让外资独自享有,这不仅仅是少让外资剥削一次,更重要的是为了培育和发展中国的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我们诚心希望老外的参与,但也不要轻信老外有那么好心真正帮助我们建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

  其实,不良资产交易并不神秘,只是因为政府增加了门槛,才使不良资产交易披上了神秘面纱,并且由于不良资产交易不透明,妨碍了交易的公平公正,也致使有些不良资产被“贱卖”。只有打破垄断,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不仅要对外资开放,还要对内资和民营资本开放,让更多的买家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同时,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并确定一个资产处置的回收底线,在底线基础上建立一个多收多得的递增的激励制度,形成多种途径处置不良资产,形成多层次竞争的处置不良资产格局,才能真正保证不良资产交易的公平公正。(22G5)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