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央行:汇改后企业避险工具仍少 将推远期结售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1日 00:17 东方早报

  早报北京专稿 艾勇

  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国内企业避险工具使用规模仍然偏小,避险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央行将其原因部分归结于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的滞后,明确呼吁尽早推出1年期以上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这份题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情况调查》的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调查完成。调查组在近期对上海、北京、浙江、江苏、福建等10省市323家外向型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

  报告指出,

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后,企业汇率避险意识普遍增强,避险工具的运用有所增加,避险方式呈现多样化。目前企业使用较为普遍的汇率避险方式包括:贸易融资、运用金融衍生产品、改变贸易结算方式、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改用非美元货币结算、增加内销比重和使用外汇
理财
产品等。

  其中,贸易融资工具的使用较为普遍,约有31%的企业使用该类方式。同时,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也有所增加,2005年运用此类产品的企业占比较2004年同期提高了1个百分点左右。

  引人注目的是,调查发现,汇改后我国出口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高,许多企业开始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来弥补汇兑损失。数据显示,2005年采用提高出口产品价格方式的企业占比从2004年同期的4.2%上升至8.7%,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但央行同时表示,总体来看,使用提价方式的企业占比仍然偏低,说明多数企业还需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真正通过以质取胜而不是靠低价竞争来扩大出口。

  在肯定国内企业对于汇率波动的适应性有所增强的同时,报告也对当前企业使用外汇避险工具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预警。

  首先,企业使用避险工具规模仍然偏小,与我国进出口总体规模还不相称。2005年全国银行远期结、售汇签约额分别仅占银行结、售汇总量的2%和4%左右。另一方面,能供企业使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仍然十分单一。调查显示,仅远期结售汇工具在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占比就高达91%,目前只有少数企业开始尝试外汇掉期和境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工具。

  在政策建议部分,报告提出要加快外汇市场建设,为企业规避汇率风险提供有效渠道,根据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加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推动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更多的渠道。央行表示,应当适当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机制,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提高科学定价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报告中不点名地批评部分商业银行需改善汇率避险金融服务。央行指出,少部分银行仅强调自身风险防范,推出较长期限远期结售汇工具的积极性略显不足,难以完全满足企业的避险需求。

  央行强调,商业银行应适应人民币汇改的新形势,抓住外汇市场快速发展和企业汇率避险需求迅速增长的机遇,向企业提供更多的咨询和信息服务,尽早推出1年期以上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