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星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集中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于14日在开班式上作了重要讲话,系统阐发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认识和处理好的重大关系,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六项主要工作
新农村建设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必然要求深化农村现有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农村基层干部等等,必须运用
新的思维,研究新的方法,拿出新的措施。
站在农民的角度看问题。长期以来,农民到城里打工受到各种不公正待遇,种粮收益难以得到国家稳定的保护,国家的许多福利和公共财政给予城市的多而给予农村的少,几十年来农业的积累和农产品价格的低廉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农村建设决不仅仅是农村和农民的事,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农村和农民,和农民兄弟一起大力改善农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摒弃干部帮助农民种田的做法。许多年来,我们把干部帮助农民种田当作指导农村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实农民世代与田粮打交道,很清楚什么季节该种什么,什么品种产量高,怎么抢种抢收。不少地方今年要求农民种玉米,明年要求种小麦,此任书记力推栽果树,彼任书记号召种药村,弄得农民无所适从。出发点是提高农民收入,但由于政府不承担风险,结果农民收益反而受损。放手让农民自己闯市场,必然会有一时之痛,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必将造就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农民。
明确三大突破口:医疗、教育、交通。这既是农村落后的瓶颈,也是落后的主要标志。这既是贫困造成的,反过来又加剧了贫困。因为得了重病而直接返回贫困并非个别现象,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有23%的全国义务教育经费,4%的村不通汽车,交通闭塞导致部分农村与外界交流不畅。各级政府必须下大力推动公共财政、城乡信贷、城乡投资向农村倾斜,根本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根本改善农村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状况。只有推倒压在农民头上的这三座大山,新农村建设的蓝图才会更美好。
选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路径。要站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角度,而不是站在农村的角度,看待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工业产业链要向农村延伸,农业作坊式的加工要向现代工业转变,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要使农产品转变成商品和工业品。加速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放低农民进入城镇的门槛,从而放大城镇对农民的吸纳效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几家几户的小村庄,特别是不适合生活居住、不适合规模化、机械化经营的村庄,应顺应潮流加速其萎缩。
用民主法治思想推动和谐发展。改变单纯用行政命令、人情关系的方式来管理农村。处理群众利益、群众矛盾、农村经济和社会工作都要依法办事。对一家一户要依法办事,对千家万户更要依法办事。用大量的依法办事的实例,而不是单纯的宣传,来教育农民、引导农民。要尽可能避免法不责众的现象出现。推动以村为主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相信农民自己能够治理好自己的家园。民主法制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