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热点分析]名人专场的冷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13:5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由藏家藏品组成的专题拍卖,是近年来颇有卖点的运作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国内几家以经营艺术品见长的拍卖行,推出不少专题收藏,大多赢得满堂彩。“名人专场”在藏市虽然风光无限,但业界对此也争议定书颇多,褒贬不一。本文试图透过藏市耀眼的“名人光环”。对当前收藏市场上“名人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作一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名人藏品,优势几何?

  名人藏品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名人”效应上,所谓名人,是指在一些为大众所瞩目的特殊群体。人们在对名人的崇拜心理、移情心理影响下,对名人所拥有过的东西会有一种特殊的信赖和偏爱,这便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利用消费者的上述心理,将“名人效应”运用在艺术品拍卖中,便有了名人专场或专题拍卖。名人专场或专题拍卖是以收藏家或收藏名人的专题收藏为主的拍卖会。由于这些收藏家或名人大都是长线投资,有的可能纯粹是出于爱好,不遇变故是不会轻易释出的。所以,这种机会对于拍卖公司和买家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市场越是景气,拍卖公司信誉度越高,便越有机会组织到这样的专拍。

  由于诸多原因,名人专场拍卖,已成为拍卖行创收的一大途径。那些名人的藏品好不好姑且不论,单是他们的名字,已是成交量与成交价的保证。成功的藏界名人,其藏品多以精品为主,凝聚了其卖主大量的心血有的还与买主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例如“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专场所展示的古琴、铜炉、佛像、家具、竹木雕刻、匏器等皆为王世襄、袁荃猷夫妇倾半生精力孜孜以求、精心选择的文物精品。

  警惕“鸡犬升天”“喧宾”不应“夺主”

  王老先生本人在收藏界德高望众,而王老的专场可以说还是一次慈善义拍活动。购买者在获得自己心爱的藏品的同时,还能为希望工程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正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专场拍卖能激起巨大反响本是情理之中的。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中国艺术品”拍卖中也有一些藏品价值与其成交价严重背离的现象,王先生名人专场拍卖中,有一件王老先生于1951年3月25日购于烟袋斜街秀古斋的一枚长5.5cm的明铜兽纸镇事前并不被特别看好,估价仅为6000-10000元人民币,但最后以104500元成交,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另一个高26cm的小摆件清石雕老人像,估价为40000-60000元人民币,成交价达到了1122000元。而一般玩家的这一类文房小件藏品,即便是珍品,也难拍出其十分之一的价格。

  此笔者认为在当今收藏市场上,名人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名人的力量只是提升了藏品交易的砝码,而非决定因素。无论艺术品拍卖市场成熟到何种水平,拍卖主题或形式如何变化,藏品本身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收藏者愿意购买的根本因素还是藏品本身的价值。只有藏品本身的价值过硬,投资者所付的代价才真正物有所值,名人对藏品价值的提升才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精品再加上名人效应,而不是普通藏品甚至赝品借用名人涂脂抹粉。2004年初,中国嘉德举办迎春书画专场拍卖,图录中将王世襄的另外一部分书画藏品标以俪松居所藏。王世襄不悦而断然将参拍藏品全部撤拍。这批参拍书画本不乏高其佩、金农、李鱼单、陈曾寿诸名家作品,何以不得进入俪松居?王世襄认为,这些书画只是家藏之物,但不符合俪松居的收藏品位,断不可与俪松居藏品相混淆。

  王世襄对自家藏品分类的认真与执著,充分显示了一个收藏家的真性情。

  虽然“名人秀”对藏品的拍卖并不是屡试不爽,业界对拍卖行名人现象的意见也褒贬不一,但“名人秀”仍能一如既往地受到拍卖市场的青睐,其道理很简单,因为名人效应确实能达到吸引眼球的效果。

  毋庸置疑,“名人专场”用得好,对收藏行业的整体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对提升藏品的品位和价值也有很大的促进,特别是对于收藏市场常常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反之“名人专场”如果运用不恰当或者走偏,其代价也是巨大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会令这个市场产生大量新的泡沫,让一些普通的藏品价格变得高不可攀,最终导致众多收藏爱好者或投资者逐渐望而却步,就会阻碍收藏市场的发展。同时我们希望,广大的投资者也应该以客观的、平常的心看待收藏名人这个特定人群,把目光更多的放在藏品本身的价值上,不要让藏家的光环“喧宾夺主”。董凡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