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外贸依存度接近八成 中国经济持久增长靠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14:36 中国新闻网

  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双中国制造的鞋、买两米中国产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来自中国,这是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日前透露的数据。而随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据越来越多市场份额的同时,有一个事实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那就是贸易争端事件频频出现。商务部外贸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世界上每7起反倾销案件中就有1起涉及我国,这使得我国连续11年成为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影响。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总体上仍处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即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力”,依靠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经济管理经验等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水平和能力,通过对外贸易的不断增长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其现代化建设的早期,处于这样的发展阶段在所难免。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国家经济发展不能长期停留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而必须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许多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若长期停留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不加快由导入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将会给这个国家经济发展带来许多问题。

  目前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78%,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将激发他国与中国的经贸冲突,并为“中国威胁论”提供口实,这必然恶化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并加大

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风险。同时,过高的外贸依存度也将使中国在能源和原材料等问题上“代人受过”。中国近年来的石油、铁、铜、铝矿石等原材料进口大幅增加,成为“中国威胁论”制造者的一个重要口实。虽然在中国制成品商品的出口额中,60%左右是由外资和合资企业出口产品形成的,而这些企业的产品最终是被美国、日本和其他进口国消费了,但外资企业为了生产这些产品所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却都算在中国的账上,许多关于争夺资源、推动原料价格上涨的指责也对准了中国。

  更何况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力、资金、土地、资源等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增长效率和质量不高,增长基础比较脆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贸易规模较大,但国际分工地位不高,贸易利益较少,大量是靠贴牌生产来支撑我们的贸易规模,贸易中很多好处被别人拿走了。单纯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是中国外贸的“软肋”。从出口商品结构上看,我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虽然已经超过90%,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仅占2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一般都超过40%;从贸易方式看,中国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并且集中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这表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中国还处于较低层次。据商务部统计,2003年我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服务贸易比重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贸易强国的重要标志,我国外贸虽已跃居世界第三位,而服务贸易却居世界第九位。

  有专家指出,长此以往发展下去,中国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不和谐:发达国家的产业和技术将会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的企业将会长期为跨国公司和外国的知名品牌打工,沦为可怜的国际打工仔;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很大一大部分将会长期被跨国公司和外商拿走,我们只能得到比较小的一部分;中国人收入的增长速度将会永远落后于GDP的增长速度,中国要真正富裕起来,时间将会不可避免地大大推迟。

  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对外开放不能长期停留在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阶段,必须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而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向内生自主型经济转变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一个国家贸易顺差的调整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包括名义

汇率在内的相对价格、相对工资水平的变化,可以部分消除贸易顺差;二是对大国经济而言,更为重要的方面往往是国内的结构调整政策。大国经济的内需对贸易平衡的影响,往往远大于汇率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状况的改善,对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培育和扩大国内消费市场,应作为一个长期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高达78%,而美国76%、日本85%是依靠国内消费。经济大国应该以内需为主,这是一个共识,因为中国不能总指望国际市场来消化过剩的产能。因此,扩大内需,也应当是中国经济增长不二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的重要时期,无论是解决已经出现的产能过剩和贸易不平衡问题,还是着眼于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我们都必须立足国内市场,把经济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之上。从研究和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促进内需的增长是我国发展战略的一个基点,也应该是中国经济持久增长的着力点。 (程瑞华)

  来源:金融时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