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本报评论员与读者谈和谐社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 05:40 深圳商报

  本报“我为和谐深圳做些什么”系列谈引起社会各界积极回应

  本报评论员与读者谈和谐社会

  编者按:本报近期推出“我为和谐深圳做些什么”系列谈推出以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积极回应。一些读者打来电话或者写信,表达他们的观点。有网民将本报这一系列文章转
贴到深圳新闻网“我说深圳事”论坛上,供网民讨论。现在,本报将各方面意见刊登出来,并附以本报评论员的意见,希望以此激发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建立和谐深圳,需要市民广泛参与。

  1

  既要表达诉求,也要有所妥协

  网民“云深不知处”:你们说,民意并不永远是正确的,而往往可能具有狭隘性。通常情况下,单个人或少数人对公共问题的看法往往带有个人偏见,有些往往是个人问题、个人的需求。照你这么说,我们“小众”的意见就不能表达了?比如有部门要在我家小区附近开一条路,如果通车,会有很多噪音,影响了我的居住。但小区其他人距离这条路较远,他们不会怎么反对。我就成了“小众”,我就不该发声了吗?

  本报评论员:和谐社会的条件我认为起码有两条:第一,承认这个社会里有各种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这是正常现象。第二,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能够在一个公开的平台中达到平衡。我认为,深圳市近年大力推动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校务公开、医务公开、企务公开、居(站)务公开等等,正是为各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博弈搭建的公开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上,“小众”的意见同样得到表达,没有人不许你说话。正是在这样的平台上,什么意见是少数意见,什么意见是多数意见,才得以体现。承认自己的意见代表少数人利益,却不服从大众利益,这样做妥当不妥当,是需要斟酌的。如果每个人都仅仅从自己利益出发,

城市建设、社会发展都谈不上,进而也是使多数人利益受损的。当然,一个公平的社会、和谐的社会,应该使受损害的那些“小众”得到适当补偿。我认为,近年来深圳市领导层在处理类似这些问题时,思考越来越成熟,做出的决策都能让各方比较满意。这表明深圳市的社会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回到你的问题上,我认为,即使你是小众,也应该发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种表达对有关方面决策是有帮助的。但也要懂得尊重多数人的意见。像改善城市交通,人人都愿意,而改善交通就得修路建桥,特别在老城区,可能就有一些人受到影响。需要遵守这样的规则:只要目标是正确的,程序是完善的,就应该承认决策的结果,而不能以个人好恶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另外,有关方面也应该考虑合理补偿问题。

  2

  保证合法表达途径的顺畅

  读者蒋国荣(龙岗区布吉镇雪象下雪新科工业区保安部):建设和谐社会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部门要敢于暴露、敢于监管、敢于处理。敢于将问题暴露出来,就能争取到社会的关注,为监管和处理赢得社会支持。

  对于已经暴露的问题,监管部门要把监管工作做细。比如劳务纠纷,要到企业里调查,看看企业或用工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打工者的利益得到保障没有。这就需要我们的监管部门落实具体的监管制度,比如可以制定出《告业主须知》、《告务工者须知》,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长期张贴在布告栏中。监管工作人员要不定期到各企业或用工单位检查,倾听务工者心声。处理问题时要对事不对人,铁面无私,树立政府执法部门的正气,决不让复杂的人情风、关系风搅入其中。

  我认为,当发生矛盾时,要求人们的合理诉求寻求合法渠道表达,是正确的。但同时,政府部门要积极干预,公正处理,这同样重要。

  本报评论员:利益诉求合法表达,这是一条底线。如果所有的表达都任性而为,那对社会的伤害是难以估量的。

  保证合法表达的顺畅途径,这需要政府做更多的工作。合理诉求走向非法表达只有一步之差。就以将堵塞北环路的工人为例,在采取极端表达之前,也曾向职能部门进行反映,但遗憾的是相关部门没有作出及时处理,更令人遗憾的是工人更是采取了一种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对立的表达方式。因此,保证表达途径的通畅是当务之急。正如读者蒋国荣先生所言,政府要敢于暴露、敢于监管、敢于处理,用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处理各种诉求。

  我们应当看到,进步与发展是社会的主旋律。合法表达正是社会进步的最直观表现,一方面,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合法表达的环境;另一方面,民众也要学会运用合法表达。极端表达造成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成本无限增加,表面上看是政府承担了这种本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但事实上是整个社会在承担浪费。

  3

  失信个案缺乏代表性

  网民“河水清清”:你们呼吁诚信这很重要,但现在诚信广泛缺失。举个例子,记得前年某单位开业时邀百名市民参观,有媒体参与合作,并承诺优秀征文将获得精美礼品。其言不实,结果只是二选一。新闻媒体尚且如此,何况普通老百姓?

  本报评论员:首先你举的例子,是个个案,可能是事先与商家沟通有问题,也可能是媒体内部的衔接有问题。没有做到承诺的事,有失信之嫌,至少应该有道歉的态度。但是,绝对的言出必行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不能简单地用一次失信行为否定一个人的诚信,也不能简单的用一个个案否定一个机构、组织的诚信,更不能用个别的失信证明整个社会都不讲诚信。关键是,当遇到不能兑现承诺的情况时,对这件事的态度。内心是否有对“诚信”的敬畏,是否尽最大努力完成自己的诺言,而在不能完成时又尽最大努力去将失信的损失减到最低,并作出应有的歉意表示。

  4

  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

  网民“云深不知处”:楼主说的有道理。当每个人都把诚信当回事时,这个社会才有希望。但我认为,政府部门更应做诚信的表率。比如,公布了的法令要严格执行,不打折扣。按章办事,不设置种种法外条款,让我们办企业、找工作都更加顺畅、更加方便。而现实是,一些政府部门不讲信誉,一些商家不守承诺,都破坏了社会的诚信基础。楼主对此有什么见解?

  本报评论员:用一句套话说,诚信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有政府、企业、个人构成的,社会的诚信当然需要政府有诚信、企业有诚信。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篇文章,很难把诚信这个大问题方方面面都说到。由于这一系列评论的主题是“我为和谐做点什么”,所以本文的重点,说的是“我”的问题,“你”的问题,也就是个人的诚信问题。

  归根到底,政府也好,企业也好,政府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政府企业的运作都是由人来实现的。所以,人的诚信是一切诚信的基础。很难相信,个体都没有诚信意识,到了政府里,到了企业里,会生出诚信来。而反过来,当诚信成为一种社会氛围、一种社会共识,不诚信被鲜明的认为是一个人的耻辱,诚信就会成为人心深处一种强大的道德自律。

  有这种道德基础,一个人走到社会,到了政府部门或者企业岗位,都会自发地由诚信来要求自己。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也许需要很多年的社会发展才能达到。但是,这并不是不能实现的理想状态。西方社会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子,克林顿最丢脸的不是和女实习生乱搞,而是不承认这一事实。在老美看来,乱搞是生活作风,但当着天下人都敢说谎,才是天大的、不可原谅的道德问题。

  读者薛一民来稿:我认为当一个社会诚信缺失的时候,简单地要求政府先诚信或者企业先诚信,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不是谁先谁后的问题。在一般意义的道德指向上,应该是谁都要诚信,谁不诚信都是一件耻辱的事。个人以为,现在我们最缺少的是对“诚信”的敬仰。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对做人的要求第一条就是要诚实、不说谎话。所以,那时候,我们小伙伴一起玩,说谎是会脸红的。孩子们之间自然就会把不老实的人当做可耻的人,这就对每一个人形成了道德压力,进而转变为每个人内心的道德自律。

  但是现在,这样的教育我不敢说正在消失,但现在很多时候,家长也好,电视网络的影响,种种意识似乎都是在灌输:老实人吃亏,骗人是为了保护自己,欺骗消费者牟利是市场经济理性人的选择等的观念。这就从基础上消除了人们特别是孩子们的内心上对“诚信”的敬畏感,出现了不以说谎为耻,反以能说谎为能的态度。在我看来,这是最可怕的。一个制假售假的人,如果卖了还知道忏悔,那还是有救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不道德的。而如果他卖假卖得理直气壮,毫无愧色,那多么可怕?

  所以,我最想强调的是,呼唤诚信,首先要培育诚信的基石,树立对诚信的敬畏。这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也是需要我们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的第一棵种子。

  5

  将“外乡人”变成“本乡人”

  网友响尾蛇:百姓对彼此之间,都基本遵守一种尊重的原则。通常情况下,深圳本地人、常住人口,一般不敢也不会歧视外来打工者,大家都意识到自己其实曾经也是“外乡人”,所以大家对新的外来人员都有某种深切的同情感。这一点,的确体现了深圳人非常好的一种文化,移民文化。

  网友“云深不知处”:其实不存在新深圳人和老深圳人的矛盾。深圳人普遍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心理,都理解闯深圳的难处,都对别人有一种天然同情。如果说有什么隔阂的话,我认为是现行的陈旧体制造成的,尤其是户籍制度。我已经来深圳六年了,还是暂住户口,我还想永远在这里呆下去呢。

  本报评论员:深圳是座年轻的移民城。移民城包容的特征在深圳体现得很明显,正如网友所说,大家都曾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曾是“外乡人”。

  但这只是开始,“认同”解决的是“我是谁”的问题。“外乡人”不能变成“本乡人”,这很容易埋下了诸多矛盾的导火索。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户口并不是融入城市的最主要指标。对深圳而言,在这里生活工作的人都是“深圳人”,“深圳人”的判定绝对不是只看户口。就以美国的

墨西哥裔人为例,虽然他们都拿到了美国绿卡,但这些操着西班牙语的美国人都将自己归结为“墨西哥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美国和墨西哥两国的国家足球队在洛杉矶对垒时,身处主场的美国队竟然听不到多少喝彩声。

  对于城市的新成员,仅仅有同情感是不够的,关键是要有一种平等的意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城市新老成员在所能获得的利益上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但是城市成员间应该是平等对待。

  网友响尾蛇:因为一些部门在社会管理中常不自觉地把外地人口当做治安隐患,当作需要清理的对象。所以,要说善待新的外来人口,政府部门应该树立平等、公平的表率,多多体谅新外来人口的困难,努力改变他们在经济上、权利上的弱势地位。最重要的,是增强他们对这个城市的归宿感。

  本报评论员:你的意见对全市人民都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对一个城市而言,归宿感的形成就是一个城市有了根。这需要时间,这需要社会成员的努力,这更需要社会管理者的引导。

  后进入城市,新成员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下的确会处于弱势,新成员能够理解自己在城市的起点必然不会太高,因为这是市场经济的选择。但是,我们不能堵塞新成员向上发展的通道,必须要创造有利条件尽可能扩大他们成长的空间。

  “认同”一词就出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美国是世界是接收移民最多的国家,其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国”,但是每一个移民都抱有“美国梦”,这个能够改变自己境遇的梦想可以说是美国的核心理念。进入深圳的每一个新成员,其实他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深圳梦”,“圆梦”的人越多,这个城市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强的认同感。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