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水电越开发 群众越贫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07:36 经济参考报 | |||||||||
“守着水库没水吃,守着电站不敢用电;电站越建越多、群众越迁越穷”,这种怪现象,就出现在黄河上游梯级水电开发地区。 日前,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在一份调查报告指出,黄河上游青海河谷的水电开发不但没有富了当地群众,反而加深了当地贫困,应该采取综合措施,尽快改变这种水电开发与当地经济发展隔离的发展模式。
水电加深了当地群众贫困 记者就此采访了课题组负责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周天勇介绍说,青海东部黄河河谷水电开发的流域,经共和、贵德、尖扎、同仁、循化、化隆、民和7县,流域面积2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06万人,占全青海省总人口的1/5,分布着撒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原本以为河谷的水电开发会促进当地的发展,但是,多年开发的结果非常令人失望。 根据调查组的实地调查,在青海黄河河谷龙羊峡以下共计划修建大小梯级电站13座,装机容量1172万千瓦,总投资预计为500亿人民币。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水电站已经征用耕地1.42万亩,还有林地、草场、果园、宅基地等,涉及的各族农牧民8800人。今年水库水位上涨后,库边许多农牧民,又进行二次搬迁,国家补偿很少,农牧民损失很大,越搬越穷。原因是:一方面,搬迁后耕地的质量下降,平地改变为坡地,交通方便的地方变成了交通不便的地方;另一方面,原来的自流灌溉变成了电力提级灌溉,种粮成本大为上升。同时,耕地的海拔上升,气候环境变化后,一些优质特色农产品无法再种植;另外由于没有形成造血机制,拆迁补偿所得的钱在几年中就很快用完,当地部分群众又变成了贫困户。 水电开发并没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周天勇说,虽然已经进行了近28年的水电开发,黄河河谷地带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仍很低。2004年黄河河谷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72元,比全省低232.5元,比全国低1164.3元;黄河河谷海东地区段城市化水平大约为20%,比全省低18.5个百分点左右,比全国低22 个百分点。 同时,贫困人口多,贫穷程度深。目前,黄河流域贫困人口达29.7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2 %,其中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达11.4万人,占本地贫困人口的38%。黄河两岸农区十年九旱,亩产很低;许多少数民族农民家庭,因学致贫、因病致贫,陷入极度贫困。调查组在访问时看到,许多农民家中坑灶一屋,宅内全部财产加起来不到200元。多数农民并没有从长期的水电开发中得到好处。 青海省、海东地区、黄河河谷各县,在“九五”、“十五”期间就减少当地的贫困人口做了艰苦的努力,但是由于建库失地、灌溉成本高、向外转移的民族和语言障碍等原因,成效与其他地州相比不显著,并且一些初步脱贫的农民,因灾、因病、因学极易返贫,一部分已经返贫。 另据介绍,水电站在建设期间当地为建设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当地财税增收也较多。但是,当建成发电后,第三产业迅速衰落,财政收入大幅度下滑,增收后列支的许多项目,减收后形成较大的缺口。 当地群众对水电开发感到失望 周教授称,当地各民族群众望水兴叹、望电兴叹、望库兴叹,对水电开发表达了失望和不满情绪。虽然国家对黄河河谷的水电开发投资巨大,成效显著,但是当地各民族群众有“三望三叹”。 一是望水兴叹,守着黄河和水库,吃窖水,买高价水吃;相当面积的可灌溉农田因提灌成本太高和电价上涨,得不到灌溉,土地撂荒面积较大。调查发现,黄河岸边的一些群众,将雨水积流在窖,从黄河驮水注入窖中。而一些边远山区的农民,则常年吃的是含盐碱、含氟等有害水和雨水积流水。当地岸边可灌溉耕地因离黄河高低不同,提灌成本在每亩60元至120元不等,加上其他农用生产资料涨价,种植粮食作物大面积亏损。 二是望电兴叹,发的电都送给了工业,送给了城市,送给了东部,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大。虽然电站就建在眼前,当地农民对电站的建设做出了失去数万亩最好耕地的牺牲,但是并没有因此而给当地用电在电价上有任何优惠。 三是望库兴叹,电站现代化的大坝、厂房、办公、娱乐、住宿等建筑物,水电建设和运营职工的高收入,与当地落后的农村、破败的院落、农民的贫困,形成显著的反差。水电开发没有带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巨大的反差就在眼前,干部和群众心理很不平衡。 据周教授介绍,在调研过程中一些群众说,“电站越建越多,我们越迁越穷,越看越没有盼头。” 对目前水电开发方式的反思和政策建议 中央党校的这份调研报告指出,虽然黄河河谷的水电开发,促进了电力事业发展;但是从目前黄河河谷水电开发情况看,是一种没有统筹发展,与当地经济无关联和隔离的开发方式。周天勇说,在这种开发方式下,从经济上看,水电开发了,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当地农民脱贫和发展没有贡献,甚至损害其利益,造成群众和干部心理越来越不平衡,对建设和谐社会构成负面影响,这种水电开发还不如不搞。 这份报告认为,有必要彻底改变目前黄河河谷的水电开发模式,水电开发要与促进当地各民族群众脱贫发展结合起来。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于黄河河谷民族地区,国家有必要给予支持。 具体建议包括: 1、 在交通方面,将各水库之间的公路打通,形成从龙羊峡到刘家峡相连的二级公路,形成河谷交通圈,改善黄河河谷地区的交通闭塞状况,建议“十一五”期间,发改委和交通部在立项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2、 在水电开发的同时,进行农业水利灌溉配套项目建设,发展节水和特色农业。 3、 国家支持帮助当地发展旅游事业,形成从刘家峡到龙羊峡的库区、地质、森林、寺庙、遗址、民俗等特色旅游带,使当地群众依靠本地旅游资源脱贫致富。 4、 调整水电税收分成比例,增加当地县级财政的收入。目前的电力税收分成体制,使当地县级财政无力进行扶贫攻坚,巩固义务教育,发展能使农民转移就业的职业教育,建设卫生防疫体系等等。建议改变目前黄河河谷的水电税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间分成办法,提高所在县综合税收留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