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金,1939年10月生于浙江平阳县。现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62年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配到《解放日报》,历任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主任、副总编辑、党委书记。1993年调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并兼任华东分社社长。有多篇作品获得全国好新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出版专著《宁做痛苦的清醒者》,与人合作编著了《编辑学》、《现代科技新成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读本》等书。
当年,周瑞金以“皇甫平”笔名撰写的一系列评论,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新思想和南巡讲话的重要精神。
“皇甫平”一名颇有深意
1991年初,初看皇甫平评论文章时血脉贲张,一晃15年荏苒而逝,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回顾1991年皇甫平评论,对于今天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有启示作用。当时为什么要用“皇甫平”这个笔名呢?
周瑞金说,许多读者把“皇甫平”解释为“黄浦江评论”的谐声,这并不错。但又不仅仅是这个意思。从更深层的意思来说,这个“皇”字,按照我家乡闽南话的念法,与“奉”字谐音。这个“甫”,不念“浦”,而读“辅”。我选这个甫,就是取有辅佐的意思。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这就是“皇甫平”笔名的深层涵义。而皇甫又是中国的一个复姓,人们看起来比较自然。
皇甫平评论的背景是什么?境外一些媒体多有猜测,准确吗?
周瑞金说,一般不太准确。其实背景并不复杂。1990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会议集中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体制改革问题。根据小平同志在七中全会前夕的谈话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开幕式上重申,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政策,“即使冒点风险,也值得干”。
按照《解放日报》的惯例,每年农历大年初一,《新世说》栏目都要发表一篇小言论贺新春。庚午岁尾,传来了小平同志在上海视察的讲话精神。这时我感到,只写一篇小言论不足以宣传小平同志的最新指示精神。因此,在小年夜,我找来了评论部的凌河和上海市委政策研究室的施芝鸿共同商量,决定写几篇联系上海改革实践、宣传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新思想的文章。开篇就是大年初一发表的《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客观地讲,第一篇文章在读者中并没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是,文章中还是有骨头的,文章提“1991年是改革年”是针对当时有人提“1991年是质量年”的。还有那八个字:“何以解忧,唯有改革”,是直接引用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兼市长朱镕基同志传达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讲话时的原话。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
1991年,小平同志到上海,对陪同的同志说:“改革开放我一个人讲不行,全党都要讲”,“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快一点”。这些话语重心长,涵义深刻。
周瑞金说,在3月2日,皇甫平第二篇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发表。这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指出20世纪90年代改革的新思路在于发展市场经济。文章传达了小平同志视察上海时的讲话精神:“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和形式,而不是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并批评“有些同志总是习惯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认为在市场调节背后必然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
之后,周瑞金又发表了“皇甫平”系列的另两篇文章,它们相互呼应,围绕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个中心,由总而分,反复阐明,一再明示,宣传了邓小平的最新思想,形成了一个推进改革的完整的舆论先导系列。
皇甫平文章发表后,在党内外、国内外反响强烈。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了解“发表背景”。
周瑞金说,15年过去了。今天回过头看那场交锋,已有恍如隔世之感。(综合)
(金陵/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