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日本新“经援战略”和外交动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9:08 中国经济时报

  ■外交笔会■王嵎生

  据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正在调整“政府开发援助”(ODA)政策,设定新的战略目标,建立首相主导、外相参加的“对外经济合作战略会议”之类的机构。据说,除了“反恐”和“构筑和平”的内涵之外,主要有两点:一是“强化日本在东亚的影响”;二是把日本在亚洲的所谓“经验领导”推广到非洲去。ODA的性质,则由“官方主导”转变为
“政治主导”;援助的对象,则由“发展中国家”转变为“与日本战略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以实现“政府开发援助”与“外交”的一体化。

  麻生外相说得更加露骨:日本ODA援助的对象,将从“穷国”转移到“更具战略的伙伴国,尤其是印度”;日本今后“经援战略”的基本方向是“跟我们志同道合的国家联合起来”。他没有说明联合起来做什么,但日本媒体做了很好的注解,归纳起来有三大目标:一是确立世界大国地位,圆在联合国的“入常”梦;二是夺取在亚洲的领导权;三是牵制和对付中国的“威胁”。

  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些贫穷的非洲国家,本来是一件好事,欠发达国家也是欢迎的。但如果是怀有不良动机,甚至要拉帮结派,逆潮流而动,搞冷战时期那一套,就难免要受到质疑。

  拿印度来说,日本为了拉拢它“牵制”中国,这几年已大量增加援助,领导人也一个接着一个前往“朝拜”(日本媒体话),麻生外相不久前访问印度,热切期盼两国建立“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结果怎样呢?印度虽然喜看日本“送钱”,但对战略合作“没兴趣”。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所长说的好,“日本政府的想法是一厢情愿的,印度不会为了日本的战略利益而牺牲与中国的友好关系”。还有一位印度朋友更是把问题挑明了:印度是同美国和中国一样的大国。日本多年来一直躲在美国的背后,完全听美国的,跟日本谈国际战略合作,还不如直接跟美国谈呢。

  再拿非洲来说,日本去年“争常”失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得到非洲这个“大票仓”的支持。这并不是因为日本“送钱”不够,而是非洲国家同样是有原则的,不会轻易成为别人的“政治牌”。非洲国家当然欢迎日本方面的经济援助,包括学习日本在

能源和环保方面的经验,但如果以此为筹码“买票”,甚或同它心目中的对手搞什么“争夺战”,那就有点不识时务了。

  以上这一切,几乎都是国际上的普通常识和共识。人们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日本仍然不顾一切,“顶风而上”。其实,说穿了也并不复杂。小泉和麻生都不是孤立的个人。他们代表着日本的一股右翼势力。这股势力是沿着

二战后“帝国情结未了”的一批日本人的思想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冷战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需要亚洲的英国”和“亚洲的代理”这一特定情况下膨胀起来的。不过,人们倒是可以从中观察到日本外交的一些基本动向。

  日本总体外交战略目标,显然是寻求世界大国地位和“入常”,以及对亚洲的“主导权”。为此,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动向:

  一、政治上要继续“傍”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这一点,从日本最近主动要求发表新的美日同盟宣言,以及同美国进行“夺岛”联合

军事演习看来,似乎更加明确了。但日本内心并不踏实。日本去年争取“入常”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口惠而实不至。美国官方对日本在日韩、日中关系方面的某些批评,也使日本感到不安。

  二、经济上日本要打“政府开发援助”这张牌,充分发挥经济大国的优势。日本政府调整“经援战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小泉、麻生这些人始终相信“有钱能使鬼推磨”,认为这样可以弥补政治上“傍”美的不足。

  三、在外交行为上,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不断挑起矛盾和争端,刺激中国和韩国,误导日本民众和国际舆论,以期取得主动权,摆脱被动处境。我们对日本的这些小动作,不必过分忧虑,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