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江苏180亿助力新农村建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 05:56 中华工商时报

  到"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7500元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财政厅获悉,江苏财政2006年对“三农”的投入将增加30亿元以上,“三农”领域预算初步安排180.4亿元,比2005年增长20%。各级财政每年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了解,江苏省政府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描绘了详细的蓝图,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一、加快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为此,该省省将科技三项费用30%以上将用于农业科技,各地科技三项经费用于农业比重不低于30%,其他科技资

  金也将提高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比例。

  二、放手发展农村民营经济。预计2006年全省新创办农村民营企业6万家。引导农村工业集聚发展。2006年,全省力争形成100个产出30亿元左右的工业集中区;乡镇企业产业集中度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45%。

  三、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2006年力争建设4000家乡村连锁农家店。编制镇村布局和村庄建设规划。2006年底前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一五”期间,以建设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主要内容,在全省规划建设10000个农村居住示范点,2006年着力规划建设1000个示范点。

  四、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坚持异地输出、就地转移、返乡创业相结合,继续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工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0万人,创业培训10万人。全省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力争全员接受技能培训。对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培训,省里适当提高培训补助标准。

  五、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06年省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每人每年从15元提高到30元,基本完成苏北地区卫生院设备更新任务。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2006年省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支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敬老院建设,确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10个百分点。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给予社会救助。

  六、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全省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1万公里,“十一五”期间达到4万公里。加快行政村通公交车步伐,力争2010年全省行政村公交车通达率达到100%。全面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扎实建设“绿色江苏”,确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

  江苏省省长梁保华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6年,江苏将全面推行“一免三补”等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去年江苏省财政对“三农”投入150.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30.6%。“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了“十一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7500元。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包国新强调,2006年,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仍是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做到“四个高于”,即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全省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最终农民得到的实惠要高于上年。

  (13E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