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对平价医院为何质疑多于赞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9:10 经济参考报 | |||||||||
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主要措施,卫生部今年要求各地建立平价医院或平价病房,这一消息对社会来说应该是个喜讯。然而从不少方面的反映看,对平价医院的质疑远多过赞扬,为什么“好事”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呢,是鸡蛋里挑骨头、没刺找刺,还是卫生部门的做法本身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平价医院应该是什么样的、对“平价”如何界定、平价医院的服务质量由谁来保证
卫生部门急着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出发点应予充分肯定。不过,如果该解决的矛盾不解决,平价医院迟早会变成昙花一现或空中楼阁。比如,最令人担心的医院支出问题,按照卫生部的办法是对平价医院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有很多事情不那么好处理,特别是各级政府到底能拿出多少钱来为平价医院“埋单”还是个未知数,一旦政府财政没有保证,平价医院就成了无米之炊、难以为继。 其实,平价医院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医疗体制改革前景不明造成的。在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对于公共医疗职责没有厘清,以及公立医院到底该怎么办等事情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之前,试图通过建立所谓的平价医院来一蹴而就地解决医患之间存在的诸多矛盾,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而且对于人民群众原本寄予很大希望的医疗体制改革,也免不了有避重就轻之嫌。 对被高价医药费压得透不过气的老百姓来说,平价医院的出现无疑是个福音。但是,作为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负有责任的政府,却不能只推出平价医院的概念就算完成任务了。要使平价医院真正成为为广大群众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政府在施行此项重大举措之前,必须做好必要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的财政支持体系、对平价医院的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患者方面的信息渠道等等。倘若该准备的功夫都没有做到家,各地平价医院就仓促上马,改革效果难免要大打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