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7200万 华润控股清源啤酒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03:03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林银来 杨然

  本报讯 继世界最大啤酒商英博宣布58.86亿元收购福建雪津之后,拥有世界啤酒巨头SAB背景的华润雪花今年也首次在我省市场出手。前天,华润雪花宣布,以7200万元收购泉州清源啤酒有限公司85%的股权。这样,短短三四年间,青啤、燕京、英博、华润等国内外啤酒大鳄纷纷借力资本进入我省市场,我省本土啤酒生产企业的产权几乎悉数被省外资本控
制。

  业内专家指出,清源被收购,意味着福建啤酒市场进入了资本时代,市场竞争将更激烈。

  华润入闽势在必然

  “坦率地说,我们目前

福建市场的占有率不是很高。”华润啤酒福建办事处有关人士表示,雪花之所以市场占有率不高,有几方面原因:首先是华润在福建没有生产基地,进入福建市场的酒都是从省外调进的,运输成本很高;其次,目前华润雪花进入福建市场的全部是高端产品,价格也相对较高,而中低价位的雪花啤酒目前都还没有进入福建市场,因此,整个产品结构存在着很大的软肋,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生产基地的本地化,因此,华润入闽也是必然的事。

  入闽过程一波三折

  “我们对进入福建市场早已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资本并购进行快速布点。”华润啤酒福建办事处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记者从一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作为国内啤酒前三强的华润一直在找机会进入福建市场,但与青啤和燕京相比,毕竟还是慢了,特别是青啤一入闽就收入了榕城、银城和五星,这些厂都在沿海地区,交通、经济条件都还好,很快完成了福建的布点,紧接着燕京借惠泉上市之际,收购了惠泉的国有股,成了惠泉的第一大股东,于是福建境内也就剩下了雪津和清源,可在报价收购雪津中不敌英博,于是华润只好退而求其次吃下清源。相对于清源啤酒厂每年11.8万千升的生产能力而言,这个价格同样不算低。不过,对急于进入福建市场的华润来说,恐怕也是别无选择。

  清源产能将超一倍

  据了解,清源啤酒剩余15%股权由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截至2005年9月30日止,清源啤酒的净借贷为人民币4200万元。

  华润雪花表示,清源啤酒厂生产能力为每年11.8万千升,收购后将额外投资人民币6500万元进行技术提升,产能将扩大至28万千升。届时,华润在福建市场的产品将涵盖高中低各个档次。

  福建啤酒市场

  进入资本时代

  对华润继英博之后收购清源,省啤酒协会秘书长许毅勇表示,现在来的都是国内外的顶级啤酒企业,进入福建也都是以资本开路,从这意义上讲,福建的啤酒市场已进入了真正的资本时代,虽然表面上名称都还没有多大的变化,但背后一个个都是实力强劲的资本。

  不过许秘书长表示,我省啤酒目前的年消费量160万吨~170万吨,原来基本都是雪津和惠泉为主,现在,进入了这么多的品牌,能否在这个市场站得住脚,要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营销、产品的更新、市场的战略等等,因此,福建啤酒市场最后会是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好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市场的竞争将更激烈,产品的品质将得到提升。

  □相关链接

  华润雪花啤酒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啤酒公司之一。1994年,华润啤酒依靠强大资本实力进行连续收购,在几年时间里,华润雪花先后与浙江西泠、澳洲狮王、安徽龙津集、浙江钱啤、蓝剑以收购或其他形式进行合作,取得了560万吨产能和行业前三的位置。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