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17:31 新浪财经 | |||||||||
2006年2月7日,“《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专家座谈会暨中国社会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 本文是报告的第五章第三节。 第三节 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
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包括中国34个省级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它反映了34个省级地区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领域的综合水平。关于评价方法,请阅读技术注释;关于评价数据,请阅读附录四。 一、2003~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指数 1、2003~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总体水平 2003年,中国34个省级地区中,有4个地区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约占地区总数的12%。2004年,中国有3个地区完成第一次现代化,11个地区有6~9个指标达到第一次现代化标准(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已经完成和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的地区为14个,约占地区总数的41%。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分组,2003年中国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有6个,初等发达地区有14个,欠发达地区有14个(表5-12)。2003年中国多数地区属于发展中地区。 2、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前沿 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前沿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中国大陆内地地区现代化的前沿已经到达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等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3、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差距 中国大陆内地31个地区中,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的国家的最大差距约为38分,最小差距是3分,平均差距为20分;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大差距是77分,最小差距是22分,平均差距是65分;地区综合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最大差距是76分,最小差距30分,平均差距65分(表5-13)。 4、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追赶 如果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2003年与2000年相比,澳门地区从中等发达组升级为发达地区组,重庆和河北从欠发达地区升级为初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分组没有变化。 如果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分组,2003年与2000年相比,江西、青海和宁夏从欠发达地区升级到初等发达地区;其他地区分组没有变化。 根据综合现代化水平,2003年与2000年相比,有25个地区现代化相对水平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小;有6个地区相对水平没有变化,有3个地区相对水平下降。 5、2003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不平衡 中国地区现代化的不平衡性是非常突出的。包括地区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表5-14)、地区现代化速度有快有慢、地区现代化水平差距比较大、地区现代化指标的表现差别比较大、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地理分布不均衡等。 二、2003~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的水平评价 1、2004年中国地区第一次现代化水平和发展阶段 (1)2004年全国有14个地区已经完成或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早已完成第一次现代化。2004年,北京和上海有9个指标达到标准,天津和浙江有8个指标达标,辽宁和黑龙江有7个指标达到标准,江苏、广东、山东、山西和陕西有6个指标达到标准;按本报告划分标准,这11个地区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但它们离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还有差距。 如果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不参加排名,2004年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排名前10位的地区为: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山东、福建、黑龙江、湖北、吉林和重庆。这些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高于全国平均值(图5-7)。 (2)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发展水平不平衡。2004年中国各地区的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阶段不同。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和台湾等6个地区已经达到第一次现代化的过渡期(其中的4个地区已经进入第二次现代化),浙江等8个地区已经进入成熟期,湖北等19个地区处于发展期,海南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起步期(表5-14)。2004年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3)中国大陆内地地区完成第一次现代化预期时间。在1990~2004年期间,我国西藏、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四川、江西、山东、湖北、青海等10个地区第一次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值。如果按照1990年~2004年年均增长率估算,上海、浙江和江苏等地区有可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表5-15)。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表示大约达到1960年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2、2003年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和发展阶段 (1)2003年我国有6个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指数达到或超过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第二次现代化水平分组,2003年,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北京、上海和天津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辽宁、浙江、陕西、江苏、广东、黑龙江、吉林、山东、湖北、福建、山西、四川、重庆和河北等14个地区达到初等发达水平,其他地区仍然为欠发达地区(图5-8)。 (2)2003年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发展不平衡。中国地区第二次现代化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不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水平不同,第二次现代化的4大类指标和16个具体指标的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不同步。我国香港和澳门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北京和台湾地区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起步期;其他地区仍是第一次现代化。 3、中国地区综合现代化水平 在1980~2003年期间,中国地区综合现代化水平在提高。其中,2000年到2003年,有25个地区综合现代化水平提高了;1990年到2000年,有21个地区提高了;1980年到1990年,有29个地区提高了。这表明中国部分地区现代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4、中国大陆内地三大片和八大区的现代化水平 2004年,北方片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值为85%,南方片平均为83%,西部片平均为74%。北方片现代化水平略高于南方片,南方片高于西部片;北方片高于全国平均值,西部片低于全国平均值,南方片与全国平均值相当(表5-16)。如果把港澳台计算在南方片内,2004年南方片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平均为87%,略高于北方片。 概括地说,中国大陆内地八大地区中,华北沿海、华东沿海和东北地区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华南沿海、长江中游和黄河中游是现代化水平的第二集团,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是现代化水平较低的地区。2003年中国华北和华东沿海与世界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第五章其他小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