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两税合一” 不必杞人忧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8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组织一批权威专家,在京研讨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有关问题,又把“两税合一”推向了公众瞩目的焦点。商务部两位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这个话题。看来,无论其中还会遇到多少波折,“两税合一”已经是不可阻止的大趋势。

  ———《新京报》

  我国对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政策是不同的。在改革开放之初,为吸引外资给予外资企业适当的税收优惠,这是合理的。但是,在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今天,依然内外有别,这是不正常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也有弊无利。对这一点,我国的高层也是认可的,几年前财政部就制订了有关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并轨的完整方案。

  企业所得税内外有别,尽管从立法意图上说,没有歧视内资企业的含义,但是客观上无疑对内资企业构成“压抑”,不利于内资企业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推进“两税合一”的过程中,可能抑制外资的顾虑一直是重要原因之一。

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就曾担忧:我们的周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现在我们的优惠政策与周边国家以及其他不少国家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仅市场规模、劳动力成本等比较优势,难以在吸引外资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笔者以为,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而且相对于抑制外资来说,如果政策上有抑制内资企业的嫌疑,那就很危险了。一个国家可以没有外资企业,但是不可以没有内资企业。现在,我国出口就过分依赖于外资。外资企业进出口和加工贸易进出口,一直被有关部门视作保障进出口快速增长的重要稳定性因素。2004年,全年外资企业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63.4%。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宇燕日前指出,中国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80%,成为世界上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国家。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王小广教授的研究显示,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外贸增长的特征正在日趋明显。

  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家,要发展固然离不开引进外资,但是外资只能是我们发展的一种“辅助工具”,外资企业主导中国外贸增长不是好现象,振兴民族经济才是中国发展的长久之策。而企业所得税内外有别,给外资以优惠,目的是我们要有所得,而事实上“不能够给国家、国民带来切实好处”,“等于是把中国市场白白地拱手相让”。2003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位居世界第一,2004年首次突破600亿美元。2004年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的纳税额为627.77亿元,与2003年纳税额627.65亿元基本持平。外商投资不断增多,对中国税收的贡献却停滞不前,原因就是避税、逃税。目前在中国境内的50多万家外资企业中,有60%账面亏损,年亏损总额达1200亿元。国税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外资企业年避税额超过300亿元以上,占到了2004年纳税百强纳税总额的近一半。再说外贸的繁荣并没有增加国民总收入,研究显示,从1993年起到2003年,中国GN I(国民收入总值)数量年年少于GDP(国内生产总值),而且GNI与GDP差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说明,中国国内创造的价值有一部分(每年约1000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成为中国国民收入,而是流向国外变成外国国民的财富。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还很不富裕,所以中国市场不能“免费”开放,吸引外资要为我所用,如果不能为我所用,何必优惠之?况且,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全球最大市场,中国GDP年均增速高达9%,这才是中国最关键的外资吸引力。以目前我国的国力,再给外资企业特殊优惠,已有多此一举的媚外嫌疑。我们需要外资,但外资企业不能高人一等。企业所得税内外并轨,不仅是发展国内经济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2005年我国税收首次超3万亿元,“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已经迫在眉睫,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拖了。”拖得越久,付出的代价越大。我们期待企业所得税内外并轨早日成为现实。(8G5)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