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谨防揠苗助长式的财政收入增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4日 11:28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2月4日电新华社记者包永辉 最近,江苏省部分政协委员对一些基层政府相互间财政收入“比着报”的现象提出了批评:每到年底,个别地方政府就忙着打听“竞争对手”财政收入报多少,然后视情况修改自己的数字。据了解,有的地方财政收入连续5年过快增长,已有“伤老百姓收入之筋,动可持续发展之骨”之虞。
财政收入的增长本是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不受人为的干扰,更不能揠苗助长或者注水造假。然而,财政收入由于体现的是“真金白银”,在干部的诸多考核指标中,“最有话语权”,因而也就演化成了政绩好坏、实力高低的一个主要标杆。往往只要财政收入指标上去了便可“一白遮百丑”。于是,财政收入成为一些地方政府“血拼”座次的主战场。 科学发展离不开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如果财政收入增长过快,而百姓收入相对较慢,实际上有政府与民争利之嫌,长此以往,就会“伤老百姓收入之筋”。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富民优先”,决不能财政收入上去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如果财政收入的增长像一匹脱缰的野马,远离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必然是竭泽而渔,难以持久。在这方面,我们已有太多的教训。 有些地方政府拼命增加财政收入,固然与现实的迫切需要有关,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城市建设、保证干部教师工资发放等,但更与某些干部的私心杂念有关。有些干部想问题、做事情,首先从个人的小算盘出发,容易彰显政绩的事大干快上,根本不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为实现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基层政府采取了“倒算账”的办法向税务部门压任务。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也发现,有些村庄竟然出现了举债交税的咄咄怪事。除此以外,想方设法拉税、引税甚至骗税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以这种办法换来的财政增长,显然是揠苗助长,任其发展下去,经济“伤筋动骨”在所难免。 地方政府追求财政收入过快增长,与现行的干部考核机制密切相关。有些地方对下级的考核往往是一手高指标,一手乌纱帽,而下级为迎合上级,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治理财政“浮夸症”,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才是治本之策。(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