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彩电四巨头力图上游翻身 合资打造液晶面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10:10 今晚报

  2006年01月28日08:23 经济观察报

  1月22日,国内彩电行业排名前四的企业——TCL、康佳、长虹和创维在深圳宣布合作成立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希望能在液晶面板领域有所作为,这家公司的另一个股东来自深圳市政府全资的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彩电企业的面板躁动开始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不过这种支持能够起到多大作用以及何时才能起到作用尚未可知。

  各有所思

  “在2004年。这几家彩电企业就开始商讨合作搞

液晶面板的可能性,去年谈了很长的时间。”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忠厚表示。于忠厚的另一个职务是深圳市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这家公司隶属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主要负责深圳市半导体及相关产业的招商和投资工作。

  在CRT(阴极射像管)彩电时代迅速崛起的中国彩电企业现在遇到了新问题,彩电技术从CRT向液晶过渡的时候,日、韩彩电企业拥有了可以与中国对手打价格战的资本,因为这些企业同时也是

液晶电视的面板供应商。

  “屏的成本占了液晶电视的70%。”国信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王念春说,由于受上游的价格挤压太厉害,国内彩电企业在

平板电视上的利润非常低。而国外企业则利用屏资源优势不断挑起价格战。

  TCL集团品牌管理中心一人士透露,在平板电视刚兴起的时候,日、韩面板企业向国内彩电企业提供的液晶面板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往往是国内企业刚采购回来,日、韩彩电企业就马上降价,国内企业的平板彩电还未上市就被打了一棒。

  在液晶面板方面的成本优势,使这些国外品牌在不断挑起价格战的同时,还能维持比国内企业还高的利润。“其实日、韩彩电厂家多是在中国本土采购其他原材料生产或贴牌生产,平均每台同等液晶电视的市场价格比国内企业高1万多元,即使它们降5000到6000元,利润空间也比国内品牌大。”康佳集团一人士说。

  刚从CRT向平板转型,平板电视的利润就由于国外品牌的价格战大幅缩水,这是国内彩电企业始料未及的。在2008年左右,平板电视市场成熟之前,打破上游资源瓶颈成为TCL、康佳等中国彩电企业的头号战略课题。

  彩电企业的心思与急于在产业结构转型方面取得进展的深圳市政府不谋而合。在深圳市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包括新型平板显示器在内的数字视听产业被确定为创新战略产业,而且面板产业作为一项需要大资金投入的项目,单独一个彩电企业,甚至几家彩电企业都无法完成。“现在5.5代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就需要100亿元人民币左右,6代、7代生产线所需投入更多。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是个投资公司,这四家彩电企业需要投资公司的协助,这也是为什么5家公司能走到一起的原因。”于忠厚说。

  合作猜想

  新成立的深圳聚龙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为1000万元人民币,“四家彩电企业各投资了200万元,政府方面投入了12万美元。”康佳集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根据投入比例,参股的5家公司各占20%的股份。

  由于面板生产线所需的巨大投入,人们根据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而怀疑生产面板的可能性是理所当然。

  于忠厚表示,聚龙光电主要是一个投资平台,不会直接介入到面板的生产,“进行企业化运作后,再找平板厂商合资或合作,引进他们的技术和产品。”

  在四家彩电企业内部对合作建立光电公司进军面板领域存有不同看法。TCL集团上述人士认为,面板生产线投资大,周期长,而且现在上游市场逐渐呈开放趋势,投入这么多的精力来搞面板似乎并无太大必要。

  创维集团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核心技术不是非要拥有不可,现在上游也存在激烈竞争,面板这块日韩买不到在台湾可以买得到。”

  从面板供应布局来看,国内彩电企业所采购的面板主要来自日韩和台湾,比如TCL平板电视的面板来自LG、三星、中华映管等,康佳彩电的面板则分别来自韩国和台湾市场。面板不可能全部由日、韩彩电企业掌握,这是怀疑彩电企业上面板生产线的人士的理由。据了解,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与其平板事业部老总去台湾参观考察几家企业后,发现有些企业的面板生产技术比日、韩企业还要领先。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中国人喜欢超前,把新兴技术运用到产品中,因此有些技术要好很多。

  基于怀疑者的设想,聚龙光电所能扮演的角色,除了投资平台外,还可以有其他,“比如作为采购平台,为四家彩电企业统一采购面板资源。”不过,2008年的平板电视市场如果出现井喷的话,现在上面板生产线不失为远见之举。本报记者李志军周涛深圳报道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