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 > 正文
 

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大幕即将掀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09:23 南方日报

  触摸“十一五”开局首年经济发展轨迹

  油荒如何化解

  2006年的春节临近,有关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话题再次成为媒体议论的焦点。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最近一次的公开表态,更是将这场讨论推向了浪尖:“争论了多年
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已经走到了该下结论的时候了。”一些业内人士猜测,可能在春节过后政府部门就会有所行动。

  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德水也被问到了这个问题,当迫不及待的记者问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不是在2006年可能要调?”时,一向客观谨慎的他给出的回答是:“哪天宣布了就是哪天调整,现在是在进行之中。”

  据了解,国家能源办日前已经完成了一份关于对成品油定价形成机制改革的一揽子建议的报告。这份报告倾向于以一种纠正型渐进式的方式完成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采价期的计算方式将从“滞后定价”过渡到“实时定价”,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

  还有消息透露,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更紧密地与布伦特、迪拜、米纳斯等国际原油现货价格联系起来。三地(纽约、新加坡、鹿特丹)汽

柴油加权变化率将失去指导意义。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各项工作已经完成,政府等待的只是时机而已。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国际石油问题专家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何时是一个好的时机,谁也说不准。”现在60美元的油价,人们会觉得难以承受。但是,如果油价上涨到80美元,政府就可能错过了良好的时机。

  决策层仍然左右为难

  中国社科院工业研究所副所长史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油价比较高,在国内的供需关系以及上下游的矛盾没有解决的情况下,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压力就会增大。“但也不是说不能改革,关键是要看政府的决心”。

  在2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李德水也透露,政府仍然“处于两难的选择”中。正是考虑到国内的承受能力,才使得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走得比较缓慢。

  在他看来,对这些短缺资源,应该通过市场的机制、价格的机制来限制消费,调整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加快价格的调整。但是,他也指出,我们还要考虑到居民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像

出租车司机、人民生活用的成品油、农民用的油,如果价格跟随国际市场完全同步,可能他们的承受能力就有些问题。

  油荒倒逼改革必须进行

  然而,虽然有太多的担忧,但是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是非改不可的。

  亚洲开发银行主任、能源经济学家林伯强看来,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他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强调,近期

国际油价上涨使国内原油开采行业利润激增,而炼油企业大面积亏损。尽管二者同属国企,盈利和亏损都归国家,但定价机制的不明确和价格调整滞后,会导致开采和炼油各方缺乏责任,不能激励各方提高效率。

  此外,国内市场批零倒挂,构成炼油类上市公司越炼越亏,成品油流通销售领域越卖越亏。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教授这样认为,“炼油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最直接的原因是政策性亏损。”

  去年8月份两度光临广东的油荒,似乎加大了政府的决心。此后,发改委官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正在加快。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对本报记者说:“今年中国将处于高增长和低通胀的经济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资源价格进行调整,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时机。”

  社科院的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市场化是成品油价格改革的一个目标,但是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放开石油市场的条件,油价改革的出发点仍是“政府控制油价”。在该目标的限制下,机制的改革既要保证与国际油价适度接轨,同时又要保持国内价格的相对稳定。

  此外,由于国内石油流通体制不健全、政府监管政策和市场竞争并不充分,企业不可能根据国内外市场自主定价,政府也不会放弃定价权。因此,目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将目前油价变动的滞后性改为实时定价,从而矫正被扭曲的市场价格。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实习生 刘丽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