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不服气也没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崛起和“有事法案”等重整军力的战略变化,一种令人担心的战争阴影在悄然弥漫。在日本,包括个别国会议员在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甚至公然叫嚣“日中再战”。

  日本难道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吗?在经过中国人民长达8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之后,在经过美国、俄国、英国以及亚洲各国人民的共同打击之后,日本侵略者难道不
是被彻底打败了吗?他们想“再战”,难道是不服气吗?

  的确,日本人是不服气。这其中有几个事实:其一,日本人至今不承认“战败”,只说是“终战”。当年日本天皇发表的诏书,在我们看来是“投降书”,而日本人却认为那是“为了和平”而发表的停战声明。其二,日本人至今否认侵略,在日本右翼分子主持编纂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声称从1931年开始,日本对外发动的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和建设大东亚新秩序”,是“亚洲的解放战争”。有人甚至公开声称,日本军队打到中国来,是“为了对付美、英帝国主义”,因为日本地方狭小,不得不“借中国的土地打击白人帝国主义”。既然如此,像东条英机那样的人当然就不是战犯,而是“殉国志士”,去靖国神社参拜也是理所当然。此外,还有一个缘故,那就是一些日本人以为二战是败在美国的原子弹之下而不是在战场上被打败的。在这样一些人看来,中国人、中国军队(无论是正规军还是“土八路”)都不是日本军队的对手。

  事实上,在众多的对

抗日战争的回顾书籍中,除了平型关、阳明堡、台儿庄、昆仑关等为数不多的经典战例之外,中国军队在对日战争中以失败居多。特别是双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作战,如“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滇缅作战”等等,双方动用的正规部队,包括海军、空军在内的大兵团集中作战,体现了军队实力的比较。而在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尽管人数占优,但总是败得很惨烈。比如在“武汉会战”时,中国军队由蒋介石亲自指挥,共调动了120个师,110万人,日军由火田俊六大将指挥两个军加航空兵团,共35万人。经过5个多月的激战,中国军队不仅未能守住武汉,而且付出巨大伤亡。有一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一个日本师团的战斗力相当于7个或8个中国师。

  也许有些日本人对于中国的人民战争,对于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游击战法不以为然。也许,有些日本人崇尚日本式的武士道,认为他们的“神风”特攻队和那些在冲绳岛上宁肯战死不肯投降的士兵更能展示日本军人的气概。那么,让我们列举另外一些事实来作比较。

  在上个世纪初,中国军阀混战,内乱不已,国力贫弱,军事工业几乎为零。而日本则是世界上位居前列的军事强国,海军在世界上排名前五,陆军号称亚洲第一。然而,从1931年发动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先后在中国战场上投

  入数百万兵力,却始终没有取得其设想的战略目标。在珍珠港之战之前,中国人得不到任何外国援助,完全凭着自己的力量抗战。尽管作战不利,但中国人就是不投降。在上海“八·一三”血战时,外国记者注意到,许多中国士兵装备很差,连雨衣都没有,只是打着雨伞进入阵地。但他们在外人看来仅能坚守一周的阵地上坚守了10周。有的部队整营整连的人战死,但无人逃跑,更无人投降。《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评价中国军人的表现“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的荣誉。”美国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抗战时认为,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与一个从组织、训练、准备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作战,与仅仅抵抗德国人六周就投降的法国人和一直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但在1945年前从未在与日军作战中取胜一次的英国人相比,中国军队的抵抗是一个奇迹。

  日本人应该记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有一句歌词是“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种“血肉长城”的概念,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气质之中。明乎于此,日本人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七七事变”之后,时任日本陆军大臣的杉山元曾狂妄吹嘘“三个月就能打败中国”,但八年抗战的结果却是以日本战败而告终。日本人更应该明白,在经济、技术、军事对比根本不成比例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尚且做不到“武运长久”,今天妄想“再战”,恐怕真是不自量力了。

  喜欢比较中日文化的人注意过,日本的《忠臣藏》与中国的《三国演义》有同样的价值。但研究者们注意到,《忠臣藏》宣扬的是武士们那种在具体事件中展示的勇气和以死相拼的凄美。而《三国演义》包涵的是大计谋、大策略,是充满政治、外交、军事智慧的大战略。两相比较,很值得品味。(27H2)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