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趋糜争腐的畸形价值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8:51 中国经济时报

  ■王石川

  一些贪官被“收监”后仍气焰嚣张,公然表现出对刑罚的蔑视。原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贾永祥和副院长梁福全,当年刚被判刑尚被羁押在看守所时,其高消费令人咋舌:两人与前来会见的亲友大吃大喝了15天,日均消费千余元。(1月25日新华网)

  身陷囹圄后,贪官不仅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这种咄咄怪事委实让人感慨。贪官被羁押后仍然大吃大喝,表明上看是因为他们心理尚未归位,是饕餮习气的惯性使然,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诚如辽宁社科院研究腐败问题的副研究员侯小丰认为,包括贪官自身在内的社会上一些人随波逐流,不以腐败为耻的心理,更需要认真审视和充分关注。

  遍览周遭,一些官员趋糜争腐,嗜痂为癖的现象并不鲜见。某油水职位的主政官员因为勤“捞”致富,最终东窗事发,但下任甚至下下任官员却并不引以为鉴,而是前“腐”后继,更加丧心病狂,以至有人惊叹该油水职位是埋葬官员的陷阱。殊不知,职位不是陷阱,实则是因为这些官员自掘坟墓,面对前车之覆,无动于衷。这些贪官把“欲与前任试比高”的理念身体力行地付诸腐败大业上,显然正是源于“不以腐败为耻”的心理。

  有时,某些“贪内助”确实充当了其夫君坠入深渊的推手。这些“贪内助”不是汲汲于学习反腐倡廉的文化,不是扮演贤惠守法的家属角色,而是互相攀比,比如有的“贪内助”看到与其夫君级别相同的官员,已经率先步入先富的群体,便对其夫君牢骚满腹,甚至指责其夫君太无能。此外,某些世人的心理也颇为微妙,他们对台面上无限风光的官员艳羡不已,暗自思忖:有朝一日我要是当官了……

  对此,有人不无偏激地感叹道:“现在的社会风气是不以贪为耻、不以黑为耻、不以娼为耻。”先搁置此言的偏颇程度,透过历史的迷雾,有一种弥漫在国人心目中的腐败文化,却是不争的事实。比如,某些人一方面痛恨腐败,另一方面却垂涎腐败;某些官员一方面大谈特谈反腐败,另一方面却不遗余力地腐败着。最终,这种现象就衍化为怪异的心理:不以腐败为耻!

  这种悖谬的心理,其来有自,正如有学者分析道:人是历史文化的沉淀,追溯历史,就会发现,利益交换在我国古代就被赋予一种“道德”含义,现在的腐败现象只是中国古老贪渎文化的一种延续。也正因为有如此文化背景,大规模的腐败现象在我国出现,才没有遇到文化上的反抗。诚然,腐败肇端于一种文化背景,“不以腐败为耻”正是这种腐败文化的附生物。

  美国《读者文摘》曾在全世界范围内做了一项关于诚信度的试验:故意丢下钱包试探拣到者的反应。试验发现,最诚实的5个国家是挪威、丹麦、新加坡、新西兰和芬兰。让人感慨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这几个国家皆以廉洁闻名于世。可以说,民众的向善有益于官员从善,官员的行善又反过来引导民众向善,其他品质也是如此。芬兰的总检察长马蒂·库西迈基说,公民的自律是防止腐败最有效的手段。依我看,如果官员和公民都以自律来自警、自许,不以腐败为耻的怪现象就有可能消弭。

  毋庸置疑,趋糜争腐是畸形价值观。时下,这种价值观颇有市场,它不仅俘获了部分腐败官员,而且许多国人也是信徒。因此,要想改观这种现实图景,不能寄希望于单纯地惩处几个官员。除了继续加大反腐败力度外,对一些国人不分嗤妍的心理也须矫正,最关键的则是,要在整个社会倡导一种廉洁自律是社会风气。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