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高校“人才生产”革新正当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7:41 大众网-大众日报

  本报济南1月25日讯当一些重点高校IT专业的本科生还在疲于奔波寻找工作之时,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专科生董琳鹏已在毕业前半年与跨国公司NEC软件(济南)签约。今天,小董满意地告诉记者:“我的待遇与浙大的优秀本科生一样。如果不是我们学校早两年根据企业的建议变革课程设置,我得不到这一岗位。”

  由于软件企业国内业务盈利乏力,外包正在成为我省软件产业崛起捷径。在软件产
值占据全省60%以上的齐鲁软件园,NEC、北京中讯等国内外软件外包巨头竞相入驻,省内企业浪潮也扩大外包业务。然而,据齐鲁软件园调研,迅速崛起的软件产业却遭遇了严重的“人才瓶颈”。如

  NEC软件(济南)因缺人放弃了上千人的大项目。浪潮世科为找2名软件工程师,中介费就花了5万元。

  导致“人才瓶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IT专业培养机制不合理。在济南,今年IT专业毕业生达5000人之多。然而,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却不足1000人。

  “高校过度注重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输出的‘研究型’人才不符合企业需要。”齐鲁软件园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说。比如,让学生学习多种编程语言,但缺乏针对性。考试又以选择题为主,导致学生所知零碎,缺少整体运用能力。据了解,印度TATA公司日前到我省某著名高校招聘,让应聘者利用学过的任一种编程语言写出“年月日”的程序,结果没人答上。

  另外,目前国内对日本外包业务占据总量的绝大多数,并且前景广阔。然而,高校IT专业却大多只学英语不学日语。

  为应对“人才瓶颈”,齐鲁软件园两年前带领众多企业逐一叩开高校大门,向高校介绍软件外包现状以及人才的需要。在此影响下,省内高校纷纷与企业联合起来进行改革。山东交通学院率先给信息工程系大四学生加进日语课。之后,扩展到各年级。山东经济学院、齐鲁软件学院、青岛大学软件技术学院、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也纷纷跟进。有些学校还准备在日语专业开设IT课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则专门设立了对外软件开发专业,并请企业技术总监对课程设置进行修改。许多学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前去授课。

  目前,改革后的高校学生就业形式发生显著变化。去年底,北京中讯慕名来到山东交通学院招聘,但该校今年的340名毕业生早已被“抢购”一空。据悉,为进行改革,许多高校开出条件:在IT企业工作5至8年的资深人员来校任教,给予副教授待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