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始组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 由三大巨头负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1:56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陈其珏 去年国际油价的连续飙涨,令缺乏石油战略储备的中国既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又面临着严酷的市场挑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日前公布的一份文件透露,我国已开始组建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今年还将切实增强石油战略储备能力。
这份名为《2005年能源工作大事和2006年总体思路》的文件透露,去年我国的能源大事之一就是能源管理机构得到完善,能源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其中,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于去年成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的编制有所增加,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在组建。 “目前,国家石油储备中心的组建还未完毕,包括资金来源、管理架构、章程等都未最后落实。但根据计划,这一中心应该是事业编制。建成后,其将和国家石油储备办公室一同管理现已投建的大连、黄岛、镇海、舟山等几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对早报记者说。 他同时称,上述基地的建设,由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三巨头负责。预计从今年起,这些石油储备基地就将陆续竣工。 尽管如此,目前仍在高位运行的国际油价可能成为中国建立石油储备体系的“绊脚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今年1月份接受道琼斯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处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过程中,但全球市场高企的油价将导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时间推迟。他表示,中国不可能过度依赖石油进口来补充战略石油储备,政府也尚未使管理这些储备的组织机构完全就位。 “这意味着中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能否建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油价是否会进一步下跌。”业内人士说。 “除了国家战略储备外,发动民间储备也是提升中国石油储备能力的一条捷径。”上海一石油公司老板告诉早报记者,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多是国家战略储备与民间储备并举。如日本的国家石油储备中,民间企业储备占50%。而德国则实行政府、储备联盟及民间企业共同储备的体制。民间储备一方面可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的补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国家用于石油储备的成本。 据他透露,上海目前很多石油民企都在打造储备油库,他本人则已在南通投资了一座一万多立方米的巨型油库。 近年来,国际油价一直跌宕起伏。由于一直未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我国既不能在低价时大量买进,也不能在高价时减少采购,由此造成了高达百亿美元的损失。前年4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正式组建,这被视为中央加强能源管理的重要一步,其要职之一就是管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此后,国家发改委石油储备办公室也正式运作,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的工作渐次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