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005 10大商业遗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9:21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谢光飞

  房价成本清单难产

  事件:最先“吃螃蟹”的福州市物价局传出消息,该局首推的“房价成本清单”将可能不再继续发布,停止的理由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大”。在福州之后传出即将推行
房价成本清单公示的浙江、江苏两省,也正面临清单“难产”的问题。

  点评:所谓的压力有两种一种是可能产生的法律上的问题和技术操作上的疑难,这是摆得上台面的;摆不上的台面的是另一种压力,也是关键性的压力,那就是来自部分开发商以及其利益链条上的相关力量产生的阻力。

  事实上,

房价成本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地价、建安成本、各项配套费用和运营成本。除去运营成本外,其他数字都是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或都能测算出来。物价部门强调技术层面的理由显然是勉强的。

  65.7%的人没有医疗保险

  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目前中国有65.7%的人没有任何形式的医疗保险,大约1/4的受访者因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医疗。蓝皮书指出,2005年中国分别有二成的城镇居民和二成六的农民因费用问题,在生病之时放弃去医院治疗。“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2005年大众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

  点评:中国医疗体制的畸形市场化恰恰是看病贵和难的根本原因。一个人一旦得了病,即便是生命垂危,如果他没有钱,那么也休想进入医院和获得无偿救治,医院已经不是公共服务机构。患者需要花高额费用去和医院做交易,使生命获得拯救,救死扶伤已成为一种商品而非义务。

  市场调节失灵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健全,医疗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导致农村医疗机构服务量的下降,而服务量的下降又导致能力的下降,两者形成恶性循环。

  大股东股改增持

  遭遇“滑铁卢”

  事件: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四十多家上市公司采取了大股东承诺增持来保护流通股东权益,然而被市场寄予厚望的大股东增持承诺遭遇账面巨亏。

  据统计,截止2005年12月22日,共有19家G股公司大股东投入了超过59亿元资金用于增持。股改激活以来,共有45家公司大股东承诺投入约115亿元资金用于二级市场增持以维持股价或提高持股比例,其中试点阶段20家,全面铺开后25家。已履行增持承诺的19家公司中,只有G华发大股东账面实现明显盈利,G建投大股东实现微利,而其余大股东几乎都处于被套状态,账面亏损已经超过6.7亿元。

  点评:证监会鼓励控股股东股改后增持流通股目的是避免公司股价非理性波动维护投资者利益和上市公司形象。但59亿元的投入换来的却是6.7亿元的亏损难怪大股东会接连放弃增持。

  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利益格局的调整,非流通股东为获得流通权而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表面上看是一种市场行为、公平交易,但实际上这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行为。早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推出时,市场人士就指出“分散决策”可能是与虎谋皮。后来又有专家指出,所有者缺位也可能导致国有资产在改革中流失。事实上,这都是在强调股改不完全是一种简单的市场行为。在平衡利益、维护公平方面,政府是责无旁贷的。

  股改后股市让股民几近绝望

  事件:内地股市阴跌不止,让投资者几近绝望。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有关渠道提供的信息:截至11月30日,沪深两市共有A股账户数量为7021.787万户,其中持有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数为4471.1866万户,占比高达63.68%。对于证券余额为零的账户市场通常称之为空账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沪市A股账户数共有3588.2026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182.4669万户占比为60.82%;深市A股账户数共有3433.5844万户其中空账户数量为2288.7197万户占比为66.66%。

  点评:内地股市投资者大批离场,是因为其看不到希望。2005年岁末在京沪穗等12个大中城市、20余家营业部对中小投资者的调查显示,在2005年的行情中,77%的投资者亏损严重,12%的投资者略有盈利,11%的投资者基本持平。看来,股权分置改革给中小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未能实时显现。

  外资入股国有银行

  引发“贱卖”争议

  事件: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其战略投资者汇丰所持股份大幅增值,“贱卖”争论由此拉开序幕。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去年10月末,已有22家境外投资者入股了17家中资银行,总额超过165亿美元,占国内银行总资本的15%左右。

  其中,交通银行引进汇丰银行投资,获得86%的资产溢价;建行股权转让仅获得17%的净资产溢价,中行获得的溢价更低,只有10%,而对工行的股权转让也只有15%的溢价预期。建设银行以每股2.35港元的价格公开发售12%的社会公众股之前,曾以更低的价格引入了美国银行作为其首个境外战略投资者——引资25亿美元出让建行近10%股权。这些引发了“贱卖论者”的强烈批评。

  点评:在国有体制下,国有银行的几万亿元不良贷款,才是中国最大的金融隐患;只有借助外力推动国有银行改革以增强竞争力,才是最大的金融安全。中国金融部门资产质量之优劣,70%以上取决于金融运行的体制环境,绝非像将股份转让给外资那么简单。中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最终将取决于银行业自身的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水平和激励约束机制。金融领域改革应该也给国内投资主体一个公平进入的机会。

  “国储铜”兵败国际基金

  事件:各大媒体在2005年11月纷纷报道国家储备局的一名交易员刘其兵神秘失踪,他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私自建立20万吨的期铜空头部位。国际对冲基金嗅到了中国在期货市场行动的味道,疯狂推高铜价。而国储局从11月开始,连续四周每周公开售2万吨铜,自此,国储局与国际对冲基金的大战开始。虽然期间铜价稍有回落,但四次拍卖之后铜价终创新高,国储局将15万空头展期,将战争延续到2006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承认,“国储铜”事件代价惨重。

  点评:这场中国国家储备局与国际基金在铜期货上的对决,是2005年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战。期货价格的“话语权”就代表着定价的主动权。但实际情况是,中国的参与权很少,在产品交易规则、贸易规则制定方面的参与权也很有限,这与中国巨大的生产量、消费量和经济实力是很不相称的。

  因此,如何应对国际市场利用“中国因素”炒高铜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参与产品定价,利用期市来调控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如何弥补境外期货监管的真空地带,应该是此次国储抛铜事件背后更深层、更长远的考虑。

  中海油竞购优尼科失败

  事件:2005年6月,中海油出资185亿美元竞购美国尤尼克石油公司,虽然报价高于美国雪佛龙公司,并且中海油还承诺今后不裁员,但是在中美两国关系和能源战略的大背景下,国企身份的中海油无论怎么解释,仍然被认为是国家行为,而非企业行为。8月2日,一场长达8个月之久、中国迄今为止涉及金额最多、规模最大的海外竞购案以中海油的主动撤退而告终。

  点评:并购一定是发展的最好渠道吗?用于并购优尼科的大笔资金可以直接投资到中亚和中东的石油产地,也可以参与期货贸易等等。

  中海油为了维护公司利益,主动退出这场前景不明的竞购案,为实事求是之举。中海油收购优尼科虽未获成功,但其适时的退出,一方面表明中海油的竞购完全源自商业标尺;另一方面,也对照出美国在这一问题上本不该有的泛政治化立场。这次失败也让很多中国企业认识到市场的复杂。

  海尔集团退出美泰克竞购战

  事件:2005年7月,海尔集团退出了对美国家电企业美泰克的收购争夺。虽然海尔对美泰克的市场地位、制造能力都很欣赏,但是在机会面前,海尔首先看到了成本。海尔高层说:“我们考虑的是,如果白给我们,海尔能不能把美泰克扭亏?最后我们发现非常困难。”

  点评:大部分的并购或交易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讲都是左右为难的事情,因为并购可能会破坏企业的价值。美国著名企业管理机构科尔尼公司多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只有20%的并购案例能够实现最初的设想。

  海尔集团其实是很有希望成为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但若它收购了美泰克,今后海尔集团还要面临处理“海尔”与“美泰”这两大品牌在美国市场的推广等问题。放弃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赢利毕竟是企业的唯一目的。

  上汽与罗孚兼并重组失败

  事件:2005年4月8日,为英国罗孚汽车公司与上汽“联姻”一事已“竭尽所能”的英国贸工部官员带着遗憾在上海浦东机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在上汽大厦里已合并办公多日的罗孚亚太采购项目小组也于同一天黯然撤出。人们注意到,从2004年9月开始,上汽接过罗孚抛过来的“绣球”,双方正式就兼并重组进行洽谈。2005年2月,罗孚的新闻发言人丹尼尔·沃德还底气十足地向业界宣布他们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的合作已成定局,中英两家汽车公司的合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最终,经过审计后上汽发现,罗孚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这一桩“婚姻”失败了。

  点评:上汽 “联姻”罗孚的确可以推动上汽的技术研发,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上汽何时才能填满罗孚前期的财务大洞呢?

  国外相关的政治环境、市场环境乃至社会环境都会对中国企业参与跨国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在此情况下,企业若不具备独特竞争优势,跨国经营将会变成负担,甚至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因此,适时的退出对企业来说是一件好事。

  UT斯达康未获3G牌照

  先期数亿投资化为泡影

  事件:UT斯达康押宝于3G。2003年3月,UT斯达康斥资1亿美元收购了3COM子公司CommWorks的部分资产,换来与UT斯达康互补的电信系统产品,并获得了其拥有的CDMA2000的大量专利。与此同时,UT斯达康与大唐电信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TD-SCDMA系统设备。此外,UT斯达康还自行研发WCDMA端到端产品,并在北京和上海建立了实验网。然而2005年11月3日,UT斯达康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表明其净亏损4亿美元。就在UT斯达康宣布转型主攻IPTV、收缩3G的决定前后,信息产业部官员对外公布,3G牌照发放的时机已到。

  点评:2005年年底,UT斯达康决定将彻底放弃WCDMA技术,而该公司在此项技术上已投入的十几亿元就此成为泡影。CDMA2000与WCDMA、TD-SCDMA并列全球三大3G标准。UT斯达康成为中国3G押宝战中不堪重负的第一家设备商。

  在UT斯达康为3G准备一切的时候,其公司的主要收益仍依赖于令其一炮火红的

小灵通业务。但在业界看来,小灵通业务毕竟是技术水平并不高端的项目,总有被市场淹没的时候。UT斯达康确实赌不起3G了,其实力随着小灵通前景利空而削弱。UT斯达康曾经有机会可以做从PHS到3G的过渡方案,但没有抓住。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