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美关系走向稳定机制形成阶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0:00 中华工商时报

  最近,中美关系的走向再一次成为国际观察人士热论的话题。这不仅因为美国政府高官在不同场合对美中关系给予了重新定义、美国国会中正面评价中国的声音不断加大,也因为中美高层的一些对话活动也更加趋于良性互动。美国智囊机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认为,美中关系因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而结成的蜜月期已经结束,而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提升的影响力,将使美中在这个地区的暗中角力不可避免。美国智囊机构的研究说的只是一个方面,在笔者看来,中美之间因为逐渐加强对话与沟通,两国关系正在走向形成稳定机制的良
性互动。

  本月18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华盛顿市内的乔治敦大学对中国问题的演讲,使美国“重视中国”的姿态渐渐清晰。赖斯表明,美国将重新调整外交官部署,将把中国及印度等成长中国家作为部署重点。副国务卿佐利克也在当天发表的有关访问日本、中国的声明中说:“美中两国是国际体系中两个重要的利益关系人。”在美中关系问题上,美国两位负责外交事务的高官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的高度一致的姿态,显然不是在作秀。

  近来,美国国会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议员们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客观、公正看待中国的声音也有所增大。

  事实上,随着

中国经济和政治在全球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从国会到民间了解中国的兴趣也在不断加大。近年来美国成立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机构,不仅在各种民间团体、大学的研究机构、智囊机构、非政府组织等成立了关注中国的专门组织,在美国国会中也成立了相应的中国问题小组,比如去年6月,美国众议院接连成立了两个与中国有关的小组;今年元旦刚过,美国参议院一些议员也宣布将成立一个中国事务研究小组。

  众所周知,美国国会代表了美国各阶层的利益,一直以来都是各利益集团游说的政治中心,也是反华势力曾经活动最为猖獗的领域。如今在国会中成立专门关注中国的小组,尽管不能排除以后不会出现反对中国的议案,但至少可以减少国会中对中国的政治偏见、增加对中国的了解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本月23日—25日,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到访中国,这是继去年8月和12月中美在北京和华盛顿举行了两次战略对话后,中美高层的又一次面对面直接交流,因此无疑是上两轮战略对话的延续,也使得中美高层接触更加趋于机制化。

  这种机制化源自美国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理性认识。佐利克作为主管亚洲事务的常务副国务卿,是美国国务院制定对华政策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美中关系是“利益关系人”的概念,表明其对中国发展抱有较积极的看法。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已经认识到,对中国经济、政治、军事等全方位的崛起感到紧张已经无济于事,必须摒弃过去敌视甚至遏制中国的做法,并承认,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中的重要一员,必须正视和发挥中国的作用。

  据悉,佐利克在访华期间将同中国领导人和外交部官员就中美关系、两国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还将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美战略对话中方负责人戴秉国回顾去年底举行的中美高层对话所涉及的问题,并就中美第三轮战略对话的议题交换看法。

  去年1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期间,再一次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出了访美邀请。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因为美国遭受飓风袭击而延后。因此,此次佐利克访问中国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应该是就胡锦涛主席访美的时间和行程与中方进行具体商讨和协商。而胡锦涛主席的访美,无疑将中美这种对话与沟通推向继续和深入,更有利地推动美国的对华政策向理性和建设性方向发展。

  但是必须看到,在中美这种稳定机制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干扰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当是汇率问题和贸易问题。美国政府虽然不希望国会出台指责中国操纵汇率的法案,从而影响美中两国正常的贸易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也在通过不同渠道向中国施压,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实行更加灵活自由的依市场浮动的汇率机制。只要美中存在贸易逆差,料想国会议员对

人民币汇率的攻击就不会停止。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美贸易争端,绝不是孤立的,绝不仅仅局限于贸易领域,纵观每一次中美贸易纠纷,美方常常在劳工利益、人权保护甚至政治改革等诸多领域,对中国多有指责,鉴于此,我们也就不能寄希望于贸易问题在贸易领域内解决。中美之间这种价值观和文化冲突所造成的隔膜,需要中美双方更加积极的沟通。

  (25G7)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