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基金:“盛夏的果实”慢慢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4:10 海峡网-厦门晚报

  投资市场“盘点·盘算”之二

  如果上天给你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你还会不会选择买基金?如果要在这个投资上加一个期限,你希望它是多长?——把这两个“大话西游”式的问题放到基金投资者的面前,或许你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又经过了迷茫与希望交织的一年,不管你是送错秋波交足了学费,还是踩到好点充实了荷包,想摘取基金市场的“盛夏果实”恐怕还得有点耐心。

  2005:挣扎在“皮毛”之间

  有句成语叫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而2005年新入市的许多“基民”,大概最希望的是自己手头的基金能够“去毛存皮”——在去年发行的40多只新基金中,有30余只的净值至今难以超越最初的1元面值,其中还有10只左右连9毛都达不到,只要能摆脱这些“毛”,回到1元的“皮”,投资者就该长出一口气了。

  去年,受股市大半年“绿肥红瘦”的影响,基金尤其是偏股型基金仍然营养不良。根据日前基金公布的2005年四季度季报,200多只基金还算是实现了4亿多的净收益,而如果没有

股票型基金将近3亿元的亏损,基金们的面子上可能还会好看一点。

  但一些年底业绩尚算良好的基金经理们,却也不免在年前做噩梦——梦见投资者们两眼放光,一见净值上调便疯狂赎回,把好端端的一碗年夜饭舀得千疮百孔。没办法,要过年了,哪怕赚点“皮毛”也好贴补家用啊。

  平心而论,2005年的市场还是出现了不少的新气象。先是什么ETF、LOF、FOF像外星

UFO
飞碟
)似的来回盘旋了几圈,再有银行系基金的几个“大家伙”气势逼人地集体亮剑,冷不丁还从斜刺里杀出几匹“短债基金”的黑马来……要论基金真正打破吃“大锅饭”的同质化竞争,2005年应该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为2006年的基金市场预留了充分的想像力空间。

  2006:磨刀不误砍柴工

  “可是,想像力代表不了判断力。”基金分析人士冯先生提醒说,目前基金投资者的心态还远远谈不上成熟,今年的市道可能更复杂,特别是在对待一些新品种上,要有足够清醒的头脑。

  以短债基金为例,利率高、信用度好的短期融资券在去年“横空出世”,让这类基金捡到了能生钱的金娃娃,魅力大增。2006年预计将迎来短期融资券的发行高峰,但如果以此推测短债基金还能继续一路高歌,却也未免武断。冯先生说,今年央行发的短期融资券可能达到5000亿—6000亿,在供给量大大增加的同时,一些期限过短且没有担保的短期融资券也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如果其中有一两个到期不能还本付息,就有可能导致整个短期融资券市场收益率大幅下滑,基金的整体收益率也会受到“株连”。

  当然,大寒节气过后股市的暖冬,还是最吸引基金投资者注意力的超级大磁铁。基金经理们也深谙王婆卖瓜不够说服力的道理,转而通过“2006年投资策略报告”来为年后的人气播放一个预告片。在这些“策略报告”里,除了体现基金经理各自不同的投资取向外,无一例外的是唱多、再唱多,有的基金经理更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们听到了奔牛的脚步声”!

  喊得越大声,就越有被股市牵着鼻子走的嫌疑——鸡年年初,基金经理的集体大合唱并没有让市场“闻鸡起舞”;狗年的年初,市场传来的还远不是“牛”的哞哞声,最多是几声有待证实的“旺旺”。

  不过可以证实的是,目前规模最大和最小的基金公司差距已在百倍以上,今年的基金市场,结构调整的进程将大大加快,强者可能更强,弱者也可能更弱。分析人士冯先生说,对于投资者来说,则除了要关注自己投资基金的历史业绩外,更要对基金背后的“操盘手”刨根究底,磨刀不误砍柴工,选准在熊市牛市都能游刃有余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再决定出手也不迟。

  记者 杨炜峰

  (来源:厦门晚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